路面平整了,居民生活更加方便;路灯明亮了,夜间出行更加安全;排水畅通了,脏乱差现象彻底消失……2015年,政府部门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在中心城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资金6000万元,用于背街小巷的维修和改造,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
背街小巷“脱胎换骨”
□晚报记者 苏 莉 实习生 王姝予 文/图
工人在铺设混凝土路面。
工人在铺设地砖。
老人感叹家门口变化大。
“今天铺混凝土啊,咱也来帮个忙!”“这活儿太累,您就别下手了!”“那咋能行?给我们家门口铺路,这大好的事儿哪儿找去?”
昨天上午,记者刚刚来到市风光路南段向右拐的一条小巷内,就听到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对话声、欢笑声,和着隆隆的机器声,背街小巷升级改造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这是2015年11月开始的中心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连日来,记者分别到驿城区、开发区等,看着背街小巷“脱胎换骨”,聆听居民的心声和对此项民生工程由衷的赞叹。
小巷改造
八旬老人乐开怀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文明大道北段开发区金河街道关庄社区的各条小巷里看到,崭新平整的柏油路已经铺好,地面整洁。道路两旁,每隔两三百米都放置一个绿色的环保垃圾筒,临街的店铺墙壁都被重新粉刷过,上半部分是黄色,贴近墙根部分是灰色,整条街道看上去美观大方。
“别看我80多岁了,走在这样的道路上,根本不用拄拐杖!”在一个小巷口,记者见到了87岁的齐桂英。满头银发的她难掩心中的喜悦说,每天这个点儿,她都会在家门口散步。
“我在关庄住几十年了。”齐桂英说,过去这条路是水泥路加土路,路面上有很多大坑,一下雨就变成水坑,出行很困难。后来附近的人建房子,经常有拉砖头和石子儿的大车从这条路经过,路面被轧坏了。
“现在好了,新修的柏油路平整得很,我走在这样的路上心里很踏实。”齐桂英高兴地说,临着小巷的六层小楼是她家盖的,门口有5间店面。老人的大儿子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路况很差,人们都不愿来这里租房子,现在修成了柏油路,短短一个月内,他们家空闲的房子都租出去了。
“路修好了,我们的房子也租出去了,心里很高兴,也很感激政府。”齐桂英看着门前平整的柏油路,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在小巷内,记者还见到了居民张叶。她今年65岁,是齐桂英老人的对门邻居。“你们看看,现在不仅路修好了,路边还放置了很多果皮箱,每天都有环卫工人来这里扫地、清垃圾,一天要来来回回拉好几趟。这柏油路走着真舒服啊,骑车骑多快都不会颠,简直是‘高速路’了!”张叶兴奋地说,“这几天我去大街上玩儿,看着驻马店的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柏油路,心里可真舒坦。”
记者在关庄社区各条小巷内看到,这里全部是柏油路,路两旁的店面生意也很兴隆。“以前这条路太泥泞了,大家都不愿意来这里买东西。现在修了柏油路,我们的生意也好做了。”路边一家小店的店主高兴地对记者说。
几天来,记者还在开发区所辖的金河街道江庄社区、尚庄社区等处看到,居民区内的小巷都变了模样。
背街小巷焕然一新
细心的市民们发现,近段时间,中心城区的背街小巷焕然一新。整洁的道路和相应的配套设施,让市民们拍手称赞。
记者从市交通路与菜园街交叉口向南走,看到道路焕然一新,主干道是柏油路面,道路两侧的道牙、人行道盖砖全部是统一的大理石,干净整齐,实用又美观。在菜园街与春晓街附近,施工人员正在认真地施工。“虽然工程赶得紧,但质量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王庆说,他干道路施工有10余年了,但他知道这是民生工程,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来不得半点马虎。说话间,他半跪在地上,认真地将石砖按标准铺设。
“这条道路修好后,地下有排水管道。”施工人员说,他们会认真工作,保证施工质量,让升级改造后的道路真正惠民。“家门口的道路修好了,身边的环境变美了,出门更方便了,谁都高兴。”附近的市民杜悦说,大家都希望快些看到这一幕。
当天,记者还市幸福巷、如意巷等处看到,那里的道路也变样了。附近的居民说,这些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后,环境变好了,大家出行更方便了。“道路变平了,路灯变亮了,环境变美了!”家住如意巷中段的市民张名对家门口发生的变化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道路经过改造,宽阔平坦,与市白桥路和骏马路都接通了,出行更加方便。
背街小巷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真是没有想到,俺家门口这20多米长的小巷,也改造了。”2015年12月31日,记者来到市风光路南段时,市民刘伟说带记者去看看他家门口的道路,这件事是这些天来最让他高兴的。
刘伟说,他家住在驿城区老街街道三组,他家离大路只有20多米远,但因为不是居民组内的主要道路,所以一直是石子路,也没有路灯。有人以为这是一条死胡同,会半夜偷偷将垃圾倾倒在这个小巷内。
“前些天看到别处的背街小巷正在升级改造,我们对家门口的这条路根本没有抱什么希望,但没有想到,前几天有施工人员来了!”说话时,刘伟难掩心中的喜悦。
记者来到刘伟所在的居民区,只见市风光路口有一辆大型的混凝土搅拌车正在将混凝土装进一辆小型的翻斗车内。“路太窄,稍微大一点的工程车进不去。”该道路施工的负责人付兵说。
记者站在市风光路南段向西看,这条小巷约3米宽,道路两侧已经铺设好了下水管道。“瞧,还有路灯线路呢。”附近的居民赵阳说。在小巷内,两辆翻斗车轮流往里面运送铺路材料。顺着这条小巷向里走,道路呈“Y”型,其中的一边已经铺好了水泥路,还没有凝固好,另一边正在紧张施工。“谁会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也会进行改造,还这么规范。”刘伟说,过去这条小巷没有排水沟,一到雨天总是积水。
随后,记者在市练江大道与风光路交叉口向南的一条小巷内看到,整齐的水泥路面已经修好。“小巷的深处住着我们麻纺厂的100多户老工人,这条路升级改造后,大家出行更方便了。”老工人王师傅说,背街小巷虽然小,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家出入家门的通道,市政府将背街小巷升级改造,真是给市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儿。
政府投资6000万元
中心城区更美丽
“天刚亮我们就开始工作,除了吃饭,一整天都在修路。”在菜园街中段,正在铺大理石地砖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大家都希望早些走上崭新的柏油路。”李师傅说,他今年55岁,干修路这行已经10多年了。
在该路段施工处,一名男青年在不停地巡视,看到有不标准的地方就立即指出来和工人们一起改正。男青年是河南城建建设集团的技术总监吴昊,为保证修路的质量,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工地上巡视监督。“这次我们公司负责的是菜园街、西园街、翡翠街等路段的升级改造。为保证质量,我们这次选用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他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中间柏油已经铺好。道路两旁留出的3米左右宽的道牙都做了加高处理,工人们正在往道牙上铺大理石地砖。盲道规整,地面平坦,路旁的行道树根部用大理石砖砌了池子,既好看又实用。“能承接部分路段的升级改造工程,我们公司感觉很荣幸,也很自豪,肩上的责任更大。”吴昊说。
“乐山大道一巷、文化路二巷、菜园街一巷等136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2015年12月30日,驿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得到很大提升,赢得了市民们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在背街小巷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多次实地探访,居民非常满意。”记者采访开发区建设交通局时,相关负责人说,开发区维修改造正乐街、文祥路北段、骏马路(雪松大道至置地大道),还有不少是开发区老居民区的小巷,总计101条。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使广大市民得到更多城市建设的实惠,营造我市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由于修建年代较长,设施老化,严重影响居民的工作生活。 驿城区、开发区相关部门根据道路现状、群众反映和实地走访,选择一批路况较差、设施老化、功能不全、市民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投入资金6000万元,对人行道、路灯、绿化及排水管网进行维修改造,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