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被骗可向卖方工商部门投诉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本报讯 “我和同事在网上给孩子买了几身衣服,现在不但衣服没回来,钱也没了。”昨日上午,市民张芳向本报记者反映,因为自己付款没有走正常的渠道,现在讨要钱款无门。
张芳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在名为儿童童装批发的网店看到商品价格便宜,她和同事有了购物的冲动。对方说要购买500元商品才能享受批发价。张芳和同事一起选购了500多元的童装。
“当时店主说他们的衣服都是厂家直供,所以价格便宜,但是要通过银行转账才能发货。”当天,张芳按照店主的要求去银行转账。
两天后,张芳接到送货员的电话,称衣服已经到市区。送货员称,公司有规定,为了保障顾客不是恶意串货,需要张芳办理一个走账程序,向网店规定的账号转1000元押金,货才能送到张芳手中。送货员在电话中保证,交易完成后押金可以退还。
买500多元钱的衣服,要交1000元的押金?隐约感觉自己被骗了,张芳当场拒绝。她要求当着送货员的面转押金,然后送货员把押金退给自己。网店的店主不同意。
张芳说,她经常在网上购物,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她要求店主退款,店主说等到月底一起结账。一个月过去了,张芳不但没收到退款,现在连店主也联系不上了。
针对张芳反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驿城区消协的工作人员。据了解,一般的消费索赔案件中,消费者可以拿着商场开具的消费凭证向商家索赔,或是向当地的消协及工商部门请求协调。在网上交易时,买家很少向卖家索要相关凭证,加之网上交易多数是跨区域交易,即使到消协投诉也常常索赔困难。
工作人员称,新《消法》首次将“网购维权”纳入法律体系,无疑为广大网购族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消费者网购之后,因发生纠纷提交第三方裁决时,应按买卖合同纠纷处理。消费者可以向卖方工商部门投诉,或提交当地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