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12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妙趣横生的非专业表演

发布时间:2016-01-12 08:59:05  

□班永威

“小时候,每逢村里唱大戏,我便异常兴奋。兴奋倒不是因为有戏看,而是戏台下有卖玩具的、卖糖葫芦的。有戏的那天,一到下午,母亲就会叮嘱我去睡一觉,养足精神,因为听戏一般会听到很晚。”市民张力回忆。

看戏的时候,戏还没开始,张力就和小伙伴们到后台看演员们化妆,看那些白的、红的、黑的、花的脸,然后看他们带头套。那时的演员很敬业,演戏的前一个晚上都要彩排,称为“套戏”。套戏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围观。

张力最不喜欢的角色要数生和旦了,认为他们一上来就咿咿呀呀地唱老半天,犹如患了口吃一般。唱小生的演员都长得白晰、俊俏。小时候,张力长得又瘦又黑,每次看戏,亲戚们便会取笑他,说他可以演小丑。

看戏的时候,张力常常睡着,母亲会把他送回家。“有一次,我半夜起来,发现自己一个人被锁在家里。我很害怕,又哭又闹。等到母亲看戏回来时,我的喉咙已经哭哑了。印象中,我只有一回熬到了剧终人散。”张力说。

张力记得有一出戏,说的是一个阿婆有两个儿子。逢单日,阿婆由大儿子伺候;逢双日,由小儿子伺候。有一个月只有29天,到下月初一的时候,大儿子说弟弟还差一天没有伺候老人;小儿子说,已经是初一了,该轮到大哥了。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张力已经忘了。

让张力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村里大部分家庭的收成不好,不但请不起正规的剧团,连草台班子也请不起。老人们就商量着把村里在外面演戏的村民召集起来,凑合着演一场。村里医生的弟弟扮演一个小兵,一出场,跳上板凳时没站稳,摔了一跤,台下的观众哄然大笑。医生的弟弟以他非专业的“素养”,很镇定地继续演了下去。后来,扮演穆桂英的村长的女儿在堂上一拍惊堂木,在长凳上没坐稳,也摔了一跤,台下又是一片哄笑。因为是自己村里人在演,整个晚上,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那场戏虽然没有剧团演员的专业水平,但妙趣横生。

   “后来, 我每年看戏的次数越来越少,戏台子离我越来越远了。”张力称,他很怀念小时候看戏的日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