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转让迎来“最后疯狂”?
中国足协对不合规的转让说“不”
2016年职业俱乐部转让工作将于
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相关人员介绍,两家中乙俱乐部云南普洱万豪、银川贺兰山,近期分别申请转让给上海的企业,其中前者还要将俱乐部迁移到上海。两家俱乐部没经过中国足协批准,已经与受让方办理了工商变更,但两个想接手俱乐部的新东家,公司营业时间不足,都违反了中国足协有关俱乐部产权转让的硬性规定——受让方必须“营业三年以上”。因此,两个转让存在“硬伤”,中国足协对此坚决叫停。
据悉,自2015年11月以来,中国顶级的三级职业联赛,共有26家俱乐部申请主要股权转让,其中有7家涉及跨注册协会(省、市)的转让,总体看,转让现象比往年大幅增加。其中,从中超降到中甲的贵州人和跨地区更名为北京人和、中超江苏国信舜天在本地变更为江苏苏宁,由于俱乐部的影响力大,是这一拨“转让风潮”中颇受瞩目的。
执行局相关人员介绍,俱乐部转让,每个赛季结束后都有,这是因为职业联赛还未真正达到职业化,俱乐部生存依然困难。但去年转让尤其频繁,可能是在国家政策支持足球的背景下,投资人有了热情。这样,足协必须严格审查新公司的资质,看它是否真心投资足球,审查它连续三年经营的业绩,如果不合格,就叫停转让,明确它不能经营俱乐部,因为一旦有问题,肯定对联赛有影响。因此,无论是2015年初叫停重庆力帆不合规的“转让风波”,还是到现在这个关键节点,“一定会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