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我家根本达不到集中供暖的最低温度要求,在家照样得穿棉衣。”昨日,家住市骏马路军分区干休所家属院D号楼的姚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暖气一天三停,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不大。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姚女士家,姚女士指着暖气片上方的一个温度计对记者说:“你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5摄氏度,今天室外的温度是14摄氏度。室内和室外温度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这栋楼是去年12月2日开通的暖气。自从暖气开通后,家里的温度一直不高。”姚女士说,去年家里的温度比今年高多了,非常暖和。今年没有开通暖气之前,她家交了几千元的费用,包括供暖改造费、取暖费。
姚女士说,去年12月刚供暖时,一些住户因为家里达不到集中供暖的最低温度要求,都退了取暖费。“我心想才开始供暖,过段时间就会好了,所以就没有退。可是没想到如今过去一个月了,家里还是和当初一样,一直不太暖和。”姚女士说。
“家属院一天三次按时停止供暖,不知是为什么。”姚女士说,每天5时至9时、11时至13时、17时至21时,家属院都会停止供暖。如果不是按时停止供暖,家里肯定会暖和一些。姚女士希望这3个时段不要再停止供暖,让家属院的居民过个温暖的冬天。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