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银行账户分三类管理 不同账户不同功能
你知道三类账户怎么用吗?
央行鼓励各银行减免手续费
网络银行、网络理财、移动支付、“闪付”……身边层出不穷的支付、理财新花样,使得原先只能在银行柜台面对面开设账户的“一刀切”要求有点儿“不赶趟”了。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通知,银行在切实落实账户实名制的前提下,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对银行账户进行分类管理。以往通过银行柜面开立的账户划为Ⅰ类银行账户,今后开户申请人可通过柜面、远程视频柜员机和智能柜员机等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开立三类银行账户。新的分类出来后,老百姓的银行账户到底该怎么用?
个人银行账户为啥要分三类?
满足网上理财、快捷支付等需求
个人银行账户看上去是件不起眼的日常小事,实际上是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它不仅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而且是打击违法犯罪的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经济活动的丰富多元,对个人银行账户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央行此次通知要求,银行在切实落实账户实名制的前提下,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及风险评级,审慎确定银行账户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额,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
“这次把传统上在柜面开设的账户设为Ⅰ类账户,属于全功能的银行结算账户。在此基础上,为便利存款人支付,增设了Ⅱ类、Ⅲ类账户。”央行支付司司长谢众介绍,Ⅱ类账户满足直销银行、网上理财产品等支付需求,Ⅲ类账户主要用于快捷支付比如“闪付”、“免密支付”等。
与Ⅰ类账户必须到柜台当面办理不同,Ⅱ类、Ⅲ类账户可以通过“绑定”Ⅰ类账户的办法在网上开设。
新划分三类账户后,原有的银行账户怎么办?记者从央行支付司了解到,对于之前的账户,银行根据开设时的材料进行分类,只要是当面开设的都会成为Ⅰ类账户。今后再开设账户,就会明确让客户选择是哪类账户。不过由于涉及到银行系统的升级,新的管理办法的完全落实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多了两类账户该怎么用?
Ⅰ类账户老婆用 Ⅱ类账户自己用 Ⅲ类账户小孩用
对于习惯了一种银行账户“包打天下”的老百姓来说,还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Ⅱ类、Ⅲ类账户怎么用。
根据人民银行新出台的规定,存款人可通过Ⅱ类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办理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存款人可通过Ⅲ类账户办理小额消费和缴费支付。
“打个比方,Ⅰ类账户就像是老婆用的,什么金融业务都能办;Ⅱ类账户就像是自己用的,只能投资理财缴费不能取走现金;Ⅲ类账户就像是给小孩用的,只能做一些小额支付。”业内人士用这样的大白话“翻译”。
也就是说,Ⅰ类账户是资金进出的“总源头”;Ⅱ类账户与Ⅰ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Ⅲ类账户与Ⅱ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
百姓在新型网络银行凭网上“刷脸”和绑定Ⅰ类账户,可以开设Ⅱ类账户。但在权威部门认可人脸识别技术可靠性之前,单凭网上“刷脸”不能开设Ⅰ类账户。直销银行账户(Ⅱ类账户)功能拓展至消费和公用事业缴费支付。Ⅱ类账户单日支付额度在一万元以内,但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不限。
有了Ⅲ类账户,消费者进行“闪付”等非接触式支付或“免密支付”时,可以更放心,因为目前设定余额在一千元以内。即是说,如果因为欺诈、遗失造成了损失,最大损失被锁定在一千元。
“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开三类账户。我们主要是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消费者便利支付需要,给大家提供更多选择。同时,通过限定功能和额度降低风险。”谢众强调。
不同账户间转账手续费咋办?
央行鼓励银行减免手续费
依托Ⅰ类账户,百姓可在网上选取任意银行开设多个Ⅱ类、Ⅲ类账户,购买理财产品或进行快捷支付。问题是,Ⅱ类、Ⅲ类账户的资金只能来自Ⅰ类账户,而现在大部分银行还在对跨行或异地转账收取手续费,百姓在使用Ⅱ类、Ⅲ类账户时岂不是得多交费用?
央行通知明确:“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可是万一某家银行不听央行的“鼓励”怎么办?
“我们同时也出台了配套措施。如果到明年4月1日仍有银行不减免手续费,那么在办理跨行业务时央行的‘超级网银’就会向这家银行收费。”谢众明确表示。
目前,招商银行等几家银行已宣布网上转账汇款全免费。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加上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配套措施,会使银行转账费用不断降低。
此外,关于银行账户的一些非人性化规定这次也得以改变。比如以往规定挂失、密码重置等业务必须本人在柜台当面办理,往往出现危重病人不得不被抬到银行的极端情况。这次明确规定,因身患重病、行动不便、无自理能力等无法自行前往银行的存款人,可采取委托代理或银行上门服务方式办理挂失、密码重置、销户等业务。
[ 延伸 ]
网上银行远程开户政策松绑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业务部总经理赵宇表示,央行的 《通知》规范了网上网下人民币结算账户开立的操作规程,明确了根据风险将开设的账户分为三个不同等级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人民币结算账户开户环节的安全程度,从账户开户的源头控制风险,促进了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等网上支付业务的有序发展,使整个人民币结算账户开户环节做到有章可循,风险可控,发展可期。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认为,新规突出三个核心监管理念,一是加强并如何坐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关身份核实的要求,满足合规和金融安全保障诉求;二是在网络支付场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给银行在线开户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标准,与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体现监管对等;三是提供了代理开户的实施规范,突出了银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人本理念。
“《通知》发布,业界关注已久的电子账户开立、身份验证、账户管理等热点问题,从中得到了较为明晰的答案。”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通知》在监管体系、银行实操、大众普惠等方面都有突破:从监管角度看,首次建立并明晰了由Ⅰ、Ⅱ、Ⅲ类账户构成的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结算账户的架构体系,这是实施分类管理、分层级防控风险的前提;从银行角度看,终于打开了支付市场的进场限制栅栏,让银行可以通过Ⅱ、Ⅲ类账户进入互联网跨行支付领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