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整治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 位于“禁区”内的限期搬迁
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调查组召开全体会议,强调要彻查原因,严肃追责,给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最高检介入事故调查,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犯罪。
严查
国务院调查组强调 彻查原因 严肃追责
会议强调,事故调查组要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坚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全面查清技术和管理原因,准确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确保调查结论有可靠的数据、证据支撑,经得起科学、事实、法律、历史的检验,给遇难者家属和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调查组全体会议前,杨焕宁提议参会人员全体起立,为在滑坡事故中遇难的人员默哀。
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此次滑坡灾害是一起受纳场渣土堆填体的滑动,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12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任组长,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责任追究组和综合组四个专项组。
最高检介入事故调查 严查所涉渎职犯罪
记者26日获悉,最高检已派员介入深圳特别重大滑坡事故调查,并与广东省检察机关组成检察调查专案组,依法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
最高检反贪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加强与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协调配合,认真开展事故调查,依法严查事故所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对构成犯罪的涉案人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秩序稳定发挥好职能作用。
进展
广东整治余泥渣土受纳场 位于“禁区”内的限期搬迁
记者从广东省政府获悉,广东目前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专项整治工作,以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该专项行动持续到明年元旦前。
广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广东省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在建设、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相关规范标准缺失、工程建设不规范、安全责任不落实等,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据了解,广东已为余泥渣土受纳场的规划、选址划出明确“禁区”。这些“禁区”包括学校、医院、幼儿园、居民区、商业中心、工业区等人口集中区域附近;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航道等交通设施控制区域内;重点工程规划线内;林地、耕地、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内等。已在上述禁区内设置了余泥渣土受纳场的,广东要求相关地市政府必须立即制定搬迁计划,限期搬迁。
广东还明确要求,加强对建筑余泥渣土处置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责任人要严肃依法立案调查处理。同时,要加快建立建筑余泥渣土处置和灾害风险防治的长效机制,加快制订余泥渣土堆填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首家事故受损企业异地复工
25日,深圳滑坡事故受损企业首家异地复工,各项善后工作有序进行。据初步统计,这次事故共有90家企业受到影响。其中深圳万测试验设备公司厂房全部损毁,直接损失8000万元。在政府的帮助下,该公司已于24日上午签订新厂区租赁合同。当日下午,123名员工从临时安置点全部搬出,进入新厂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