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1颗卫星送入轨道后 “猎鹰9号”第一级降落地面
火箭回收 真成了 火星移民 还远吗
“当我们的子子孙孙在其他星系开疆拓土之时,请记住我们在2015年12月见证了这一时代的开端。”
——未来学家彼得·山克曼如此感慨
美国私人航天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21日晚发射升空,发射10分钟后,一级火箭成功着陆地面平台,首次实现安全回收。众所周知,目前全世界传统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这项技术不仅能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更意味着未来“载人返地”技术的全新突破,是人类向低成本探索太空迈出的重要一步。
“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目前一级火箭已经成功回收。
欢呼雀跃
一箭11星后成功回收
由于技术和天气原因,“猎鹰9号”火箭发射曾一度推迟。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提供的发射直播显示,“猎鹰9号”火箭最终于21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把11颗美国卫星送至地球低轨道。
发射10分钟后,“猎鹰9号”一级火箭从天而降,在目标降落地点引起一片火光。火光迅速熄灭,露出耸立在茫茫夜色中的白色火箭。现场观看发射的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与掌声。
这是今年6月该公司“猎鹰9号”火箭升空爆炸解体后的首次发射。为提升地面回收的成功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次不仅使用了升级版火箭,并将着陆点从海洋转移到陆地。
屡败屡战
三次发射失败不气馁
火箭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载体,不过其高昂的造价也让人望而却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由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创建,此前他曾数次尝试降落“猎鹰9号”火箭,目标都是研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降低探索太空的成本,但均以失败告终。
2010年,“猎鹰9号”火箭首次发射时,配备了降落伞以减缓第一级火箭落入海洋时的速度,但第一级火箭还是没能挺过再入大气层时遭遇空气阻力而烧毁。
2015年4月,试射可回收的“猎鹰9号”火箭,回收点选择在海面上,可惜火箭在软着陆时出现了细微的距离偏差,导致回收失败。6月,在又一次发射尝试中,“猎鹰9号”火箭遭遇了刚起飞就爆炸的事故。随后,埃隆·马斯克召集工程师彻底排查故障。
意义重大
火箭发射成本降低99%
埃隆·马斯克曾形容火箭使用的浪费程度,就和一架波音客机仅做了单趟的跨大陆飞行就报废一样。他指出,火箭成功自主回收具有跨时代意义。因为火箭摆脱了“一次性”的角色,将大幅缩减太空旅行的花销,发射成本将降低99%。
据悉,“猎鹰9号”火箭的造价约为1600万美元,而每次发射的费用高达6000万美元。如果可以将火箭回收常态化,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减成本,发射费用可能会降至每次600万美元,所需的燃料只值20万美元。
如果该公司能够定期回收火箭,就有可能迫使整个民营航天行业展开变革。以后去太空遛一圈,可能只要出个燃油费就成。另外,这类轨道火箭对于未来人类展开殖民火星、登陆月球这些超远距离太空任务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专家说法
像“在狂风中让一把扫帚
稳立在手上”
航天专家庞之浩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将这次回收比喻为“在狂风中让一把扫帚稳稳地直立在手掌上”。
庞之浩认为回收火箭的难点在于:首先要解决火箭着陆精度问题,要能够回收到预定地点。其次,火箭要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必须解决姿态控制问题,越是竖长的物体,越难以控制。第三,要解决减速问题,必须是软着陆,又不用降落伞,所以只能用反向推力装置。最后,回收的过程是一个变速过程,因为火箭的燃料越来越少,所以在这个变速过程中如何解决好以上的几大问题,难度非常高。
庞之浩认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吸取了之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将以上三个方面控制得很好。同时,调高了安全系数,之前的几次发射计划都被推迟,就是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决掉,并等待最好的气象条件。
此次回收放弃了之前的海上平台回收,而选择在广阔、稳定的陆地上回收,也降低了难度系数。还有就是增加了火箭动力,从而可利用额外动力使火箭第一级在着陆平台上降落并回收。
庞之浩表示,传统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因而比较昂贵,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此前只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出现过。如果回收并重复使用火箭第一级,可以降低成本80%,而如果能回收并利用第二级将可以降低成本的98%。
奇人说梦
特斯拉 火箭 火星
马斯克一人全占了
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1971年6月出生于南非,18岁时移民加拿大。他被人称作是“钢铁侠”的原型——从互联网金融,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再到卫星互联网,他所接触到的每个领域几乎都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但他都能取得成功,马斯克心中一直有个无法磨灭的太空梦。
2012年5月,“猎鹰9号”就曾创造了一个大新闻。当时该公司成功使用自制的“猎鹰9号”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一艘“龙”货运飞船,取代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这开启了太空探索商业化和私人化的时代。当时有媒体称: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埃隆·马斯克。
作为学物理出身的硅谷企业家,马斯克的逻辑是这样的:地球上的石化能源终将耗尽,解决这些终极问题的第一阶段,就是将普通人送入太空,并登陆火星;将燃油汽车全变为电动汽车,并以太阳能提供人类所需电能。马斯克随后紧锣密鼓地研制可重复利用火箭与未来交通工具,同时还成立了一家太阳能公司。
马斯克不止一次表示:“人类应该成为星际物种,宁愿死在火星上。”按照他的计划,殖民火星的第一个阶段是先在火星上设立一个类似于温室的站点。如果植物都能够在火星上生根发芽,那么就会点燃人们对太空旅行的渴望。马斯克预测说,火星计划可能要从2030年中期开始,到2040年前后就能建立火星“殖民地”。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