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里修路 和群众结对子
“第一书记”张耀民的致富经
希望每年至少为村里办一件实事
□晚报记者 高琳琳/文 闫宏伟/图
村民积极建村委办公室。
“月底,这几间办公室就能封顶了,明年再添置一些办公用品,村委的建设以后就走上正规了。”昨日上午,上蔡县大路李乡陈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耀民对村委几名党员干部说。
牵挂村民的“第一书记”
上蔡县大路李乡陈桥村位于上蔡县西部,距离县城8公里,共有陈桥、蒋王、蒋刘、张庄、李庄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6000多口人,是个人口大村。村民70%的收入靠外出打工,村里有许多贫困户和低保户。
张耀民是驻马店市烟草专卖局派驻陈桥村的“第一书记”。自9月1日入村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中,深入村里了解情况,和村民交流,学习农村工作方法。通过召开村委干部会、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张耀民很快进入了角色,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入村后,临近双节,张耀民首先向单位领导争取了12000余元资金,为村里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买了生活用品。村里的贫困老人一见他就喊:“张书记,来家里坐坐,您送的东西很暖心啊!”
重组村委干部队伍
上任不久,张耀民就发现了问题,村“两委”班子换届频繁,遗留问题较多,干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由于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缺乏管理经验,工作效果不好。“留在家里的村民大多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观念陈旧,都有温饱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张耀民说,针对这种情况,他定期召开村党支部会、党员会,让他们按时过组织生活、按期缴纳党费。
“我们每次开会都有记录,并拍了照片,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该村委副主任陈雪山说,现在大家干劲高了,心齐了,事也好办了。
张耀民说,村委正把那些年富力强,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科技带头人、致富能人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吸收到党组织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村民致富谋出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路不通,说再多也是白搭。”张耀民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陈桥村虽然有5个自然村,但村村都连在一起,一条道路就能贯穿。但是,入村道路狭窄且损坏严重,垃圾随处可见,雨天污水横流。
“单位领导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目前已向村里投入了20万元。”张耀民告诉记者,由于村室面积严重不足,缺少群众文体娱乐活动场所,驻马店市烟草专卖局投入12万元用于村室建设,另外8万元用于村里修路。
做完这些事,张耀民制定了下一步目标:建立单位党员干部与驻村群众结对子帮扶措施,实施精准帮扶。通过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影响和带动贫困人员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实现产业扶贫。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让陈桥村的红心鸭蛋成为名片。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希望每年至少为陈桥村办一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