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2月17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泌阳农民马国发和他的泥塑作品

发布时间:2015-12-17 08:17:37  

泌阳农民马国发和他的泥塑作品

 

□晚报记者  张广智  通讯员  邓敏  周豫琳  /

jish151270.jpg

马国发与儿子在一起.

 

jish151266.jpg

幸福晚年.

 

jish151268.jpg

童年.

 

jish151264.jpg

天伦之乐.

 

jish151265.jpg

寿星.

 

jish151262.jpg

世界真美好.

 

jish151269.jpg

天真无邪.

 

jish151272.jpg

象河泥人马传人马国发一家人.

 

“做泥塑是俺家祖传的技艺,俺打算把泥塑作品做得越来越精,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泥塑,让泥塑手艺发扬光大。”128,记者在泌阳采访时,泌阳县象河乡槐树李村民间农民艺术家马国发对记者说。

马国发今年42岁,是泌阳县象河乡槐树李村农民,被人们誉为“农民泥塑艺术家”。

马国发的父亲是一名泥塑爱好者,耳濡目染,马国发从小就喜欢玩泥巴。他8岁时就能捏出泥狗、泥猪等小动物。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务农。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劳作的马国发,又想起父亲用泥巴捏出的许多小鸡、小狗逗小孩子玩。于是,他心中生出无限的想象:一块没有生命的泥巴,能捏出富有生命的小动物,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自己何不学习做泥塑?这个美好的想法,成了他从事泥塑事业不竭的动力。从此,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学习捏泥塑。

家乡的土全是黄胶泥,黏度较大,非常适应捏泥塑。马国发就从村边的地里挖出黄胶泥,开始捏泥人。刚开始因为没有美学理论,捏出的泥人没有美感,不但不协调,也不形象,比较难看。他想,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泥塑艺术呢。他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他暗自下定决心,非得做出好的泥塑作品不可。为了提高创作水平,马国发专门到驻马店市区的书店买来素描、雕刻、泥塑等书籍,在放牛时、在床榻上仔细研读,认真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国发靠着对泥塑艺术的执着追求,全身心地沉醉在艺术的海洋里,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渐渐地,他的泥塑技艺越来越娴熟、高超,捏出来的人物越来越形象、逼真、美观,也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马国发凭着自己炼就的泥塑技艺,创作出一套十二生肖泥塑工艺品,被新加坡一位收藏家高价买走。后来,他创作的高大的佛像、杨贵妃和唐明皇等一系列泥塑作品,均被国外的收藏家买走。

2010年,泌阳县文化系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把马国发的泥塑技艺列在其中,命名为“象河马氏泥塑”。从此,历年的盘古节上,马国发受邀在庙会上表演泥塑技艺。一块泥巴在他灵巧的手里变成活灵活现的人物,让许多游客啧啧称赞。马国发的泥塑作品风格不拘细节,力求传神。尤其是其塑造的各年龄段的笑脸,大胆夸张,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创作的《农民》、《花季少女》、《笑看人间》、《凝思》等泥塑作品,先后在全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全国农洽会等大型活动上展出,深受好评。

记者注意到,马国发的家庭和谐美满。在他进行泥塑创作时,他的妻子常常陪伴在他身边,帮他打下手。谈起当初的恋情,马国发说自己对泥塑的执着追求是架起他和妻子美好恋情的桥梁。如今他的一双儿女均在上学,他们对父亲的泥塑产生极大的兴趣,完成作业之后也跟着父亲学捏泥塑,与父亲一起在艺术的海洋里徜徉,品味艺术带来的美好享受。

面对未来,马国发对记者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今后在泥塑创作中,我将进一步扩大视野,反映时代发展新面貌,为传统的民间泥塑艺术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