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 小心脑卒中乘虚而入
医生:预防脑卒中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肖婷婷
如果你突然感到头晕或手脚乏力,别简单地认为是自己累了,要当心是不是脑卒中在预警。昨日,笔者从市中心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随着气温的骤降,脑卒中病人有所增加。
脑卒中病人增加
李万民今年65岁,3年前体检时被查出患有高血压。这些年来,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并没有不舒服,就没把病当回事,连定期需要检查的血压都没再测量。两天前的早晨,他急着上厕所,从被窝里出来时没多穿衣服,当时就冻得直打哆嗦。虽然回到房间后觉得稍微好些,但那天早上他发现自己双脚麻麻的,浑身没有力气。一开始,李万民怀疑可能是自己刚旅游回来,太累了的缘故,多休息两天就没事了。但令他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家中,醒来时半边身子已经没法动弹。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医院。经检查,他大半个脑子的血管已经堵塞,为严重的脑卒中,再耽搁就会有生命危险。
笔者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了解到,近段时间,由于气温骤降,脑卒中病人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左右,且年龄基本在50至80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血管出现逐渐硬化、变窄的趋势,如果被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得更加厉害,就容易引发堵塞。
防患于未然
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
“由于近期气温下降,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多,特别是中老年人,更易患此类疾病。”龙治华说,气温降低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大,血液黏稠度加大,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如果此时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或血栓,极易引发脑卒中。
脑卒中是具有高发生、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的“四高”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大部分前来就诊的脑卒中患者病情都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对脑卒中早期症状不重视。”龙治华说,脑中风黄金救治时间为脑缺血3小时内,一旦出现眩晕等预警征兆,或曾有脑卒中发作,哪怕这些症状只持续几分钟,也不能忽视,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脑卒中发生时常有预警信号,如口齿不清,肢体、面部、口角、舌尖麻木无力,或突发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情况。”龙治华说,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应尽早住院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防患于未然。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肥胖等都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龙治华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前段时间出院的一名脑卒中患者才31岁,由于饮食没有节制,造成严重肥胖,同时还患有高血压。”龙治华告诉笔者,过量抽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于青年人来说,会大大提升脑卒中的患病率。
龙治华建议,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动脉硬化等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不要熬夜或过度劳累,应定期到门诊检查,以达到控制指标的目的。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治疗。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能改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脑卒中的发生。”龙治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