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2月07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积极姿态融入城市生活

发布时间:2015-12-07 14:56:50  

 以积极姿态融入城市生活

□刘学华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照片:一名农民工缩在车厢角落里,坐在自己的胶桶上,而他眼前就有空座位。生活中,一些细心的市民乘坐地铁的时候也注意到,面对近在咫尺的空座位,不少农民工选择站着,不愿意坐,不敢坐。

这样的场景,令人心酸。在繁华的城市,农民工仍然没有归属感,从来没有将城市当成自己的家,更不用说置自己于城市主人的位置上。“城市虽好,不是我家。”农民工是城市的过客,像候鸟一样栖居在城市,用新奇而陌生的眼光打量着城市的一切,浮华与他们无关。城市给他们提供打工的机会,他们因打工而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仅此而已。

许多农民工长期从事最繁重的工作,住最简陋的工棚,吃最简单的食物,但每一栋高楼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功臣,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往往也是农民工的奋斗史。城市应该感谢农民工,国家应该永远铭记农民工。

农民工乘地铁不愿坐、不敢坐的根本原因一是自卑心理作祟。进城务工,许多农民工会觉得低城里人一等,加之对各类规则不甚了解,因而束手束脚。二是工作性质关系,一些农民工的衣服上会沾满尘土,不那么干净,他们不愿因此弄脏了座位和其他乘客的衣服。

其实,农民工购买了地铁车票就意味着向承运方支付了费用,有权使用地铁上的公用设施比如座位,完全不必羞怯。自食其力,靠劳动挣钱,是十分光荣的事情,农民工根本没必要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至于怕弄脏了座位的顾虑,则更是多余。坐在胶桶上,让热心市民过意不去不说,还可能会影响到地铁的整体秩序。

城乡差别是历史形成的客观现实,消除这种差别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党和政府一直在努力。随着人们思想认识和文明素养的提高,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歧视越来越少,增多的是力所能及地为后者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种种便利。

他们吃苦耐劳,踏实能干,许多人因而成为行业精英,干出了不凡业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丽就是一名普通的洗脚妹,受到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社会以平等和善的态度对待农民工,农民工亦不应妄自菲薄,要勇敢地走出所谓身份的怪圈,挺直腰杆做人,以积极姿态主动融入城市生活,以城市为家,用双手建设美好城市的同时,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