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以写童话为生的人。他,2008年获联合国国际版权创意金奖,被授予“中华慈善楷模”,2009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2012年荣登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他,一直行走在童话世界里,不断创作神奇与梦幻;他,45年前在遂平县生活学习。他就是以故事来“传道授业解惑”的“童话大王”郑渊洁。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遂平情结
□晚报记者 王仲华 苏 莉 实习生 王姝予 文/图
郑渊洁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演讲。
郑渊洁和老师于庆堂的后代交流。
郑渊洁在参观一中校史。
郑渊洁在高铁站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昨天上午8时许,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礼堂内座无虚席,上千名学生前来聆听“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精彩演讲。郑渊洁幽默的风格、敏捷的反应、新颖的观点,向孩子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作家形象,礼堂内笑声、掌声不断。
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服过兵役、当过工人。1977年开始写作,1978年开始写童话,代表作品有《童话大王》、《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等。他一个人写一本期刊(《童话大王》(月刊)30年,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他2008年获联合国国际版权创意金奖,2008年被授予"中华慈善楷模",2012年荣登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2015年,他的经典童话《皮皮鲁送你100条命》被改编为舞台剧。
遂平县与郑渊洁有什么关系?在郑渊洁12至14岁这段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他跟随父母在遂平县生活和学习。40多年来,郑渊洁对这里的人、物、事等,一直魂牵梦绕。这次,他重回故地,回到曾经的母校遂平县第一中学(原遂平县红旗中学)演讲。
童话王国“走”出的郑渊洁
“告诉你们一件大喜事,郑渊洁要来咱驻马店公益演讲了!”11月26日,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接到遂平一中退休教师肖醒悟的电话。电话中,肖老师显得非常激动。他说,他是刚刚接到郑渊洁助理的电话,待确认后,便第一时间告诉记者。
“刚刚接到郑渊洁助理的电话,我都感觉不可思议。”肖醒悟说,这对咱们驻马店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喜事。郑渊洁写的童话故事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郑渊洁12至1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郑洪升在解放军某高级步兵学校任哲学教员。当年,郑渊洁随父母来到遂平县五七干校,在遂平县生活和学习3年。15岁时,他从遂平县当兵入伍。
“郑渊洁当时在遂平一中上学,但班主任具体是谁,现在还没有弄清楚。”肖醒悟说,这是郑渊洁离开遂平县45年后,第一次返回故地。
“驻马店的天气真好,没有雾霾。”刚刚走出出站口,郑渊洁便兴奋地说 。他专门来了个自拍,并发到微博上。
接受采访时,郑渊洁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显得既青春又有活力。谈及自己的童年和父母,以及对遂平县印象,郑渊洁给人的感觉像是从童话里走了出来。
“我当时在遂平县红旗中学就读。因为当时我太调皮,经常捣乱,老师没少操心,也没少整我。但老师给了我信心,让我终身难忘。”郑渊洁说,那位老师姓于,眼睛大大的,身材清瘦,非常严厉。
“您说的是于庆堂老师吧?”同去的肖醒悟老师说。
“对,对,就是他!”一听这个名字,郑渊洁显得格外兴奋,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得知于老师已经去世,郑渊洁低声说:“我的调皮给于老师带来了很多麻烦,我得跟他说声对不起。”
在采访中,郑渊洁还说了不少当年的趣事。14岁时,郑渊洁因为患病,被父亲送到驻马店的一所部队医院做手术,那时有一种用针扎耳朵穴位的麻醉方法。虽然医生给他扎了穴位,但手术中他还是感到疼痛难忍。医生就拿出一张刘胡兰的画像让他看着。郑渊洁说,事后他才知道,这项麻醉技术刚刚开始,接受的患者还不多。
在驻马店西站广场,看到四周高楼林立,道路干净畅通,郑渊洁赞叹不已:“40多年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称救过“龙王的女儿”
“有一句话是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演讲中,郑渊洁的说法新鲜又巧妙。他说,这是在用傻劲儿,遇到事情要先用脑子。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分析人类的发展过程,找出它的发展规律。
郑渊洁说,有一次,朋友帮他测试智商,说他的智商相当于6个月的狗,心理年龄是6岁。还有一次,他看到家里的盆中有3条鱼,应该是保姆买来准备吃的。但是他“发现”其中一条鱼是“龙王的女儿”,便强烈要求将这条鱼放生。他的这种想法让家人觉得不可思议,家人动员他去北京的安定医院,也就是精神病医院看医生。 那天,他专门将“龙王的女儿”放生。
3年后,郑渊洁受邀坐飞机去湖南长沙录制节目。飞机在长沙着陆时,遇到长沙百年一遇的雷阵雨,飞机是颠簸着下去的,所有人都认为要完蛋了,他看到有人神情紧张地给家人写遗言。
“咱们这架飞机是不会掉下去的,因为我救过‘龙王的女儿’。”郑渊洁说,后来他听说外国一架飞机坠毁,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原因,就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说肯定有乘客在机场吃饭的时候吃了“龙王的女儿”。
后来,就因为这个事情他写了一部童话,叫《鲁西西和小龙女》。这部作品给他带来的版税在一百万元左右。这说明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可以变成财富的。
郑渊洁在演讲中语言幽默,举例形象。现场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郑渊洁说,大家知道,作家逝世以后,会有出版社把他的作品汇成一整套全集出版,来记录他的辉煌人生。一家出版社在张天翼去世后编辑出版《张天翼童话全集》,请他为这套全集作序。郑渊洁平生看的第一本书就是张天翼写的,他的想象力被这本童话激发出来。张天翼去世后,他的全集由郑渊洁作序。郑渊洁说:“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一种可能,今天我们校友欢聚一堂,由于我的演讲,在座的某位同学将来给我的全集写序。有这种可能吗?
同学们大声说“有”。
郑渊洁说: 如果有这种可能,你们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还是晚点到来?
同学们说:希望早点到来。
郑渊洁说: 拜托,别早,人挂了才出全集呢!晚点到来多少年?
同学们说:一千年。
郑渊洁说: 谢谢!到那个时候,我的名片就这么印,正面是:郑渊洁,反面是:千年老妖。
全场笑声一片。
遂平——郑渊洁记忆深刻的地方
昨天上午,演讲结束后,郑渊洁又来到他曾经学习的地方——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原遂平县红旗中学)。看着整洁的校园,郑渊洁非常高兴。
1925年,私立灈阳中学成立,第二年改为遂平县立中学。1933年春,学校建立地下党支部,组织师生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69年,学校再次更名为遂平县皮革设备厂红旗中学。1982年,学校恢复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名。
“我当年在附近一所部队学校上学,后来转到红旗中学就读。”郑渊洁说,“我当时的老师就是于庆堂,他对我很关心。我有很多奇思妙想,经常在课堂上脱口而出,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但于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对我进行正确的引导。”
“父亲在临终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晚来的学生郑渊洁》。”当天,于庆堂老师的儿子于惠泉特意赶到遂平一中见郑渊洁。他还带来了父亲生前写的有关郑渊洁的文章。记者在这篇上千字的文章中看到,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于老师对郑渊洁的怜爱,还有不少郑渊洁当时说过的调皮话。
“谢谢老师,这篇文章我会珍藏起来的。”郑渊洁看过这篇文章后感激地说。
“过去,我曾经跟小伙伴们说爷爷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他们都说我是骗人的,这次我真的见到郑渊洁伯伯啦!”于庆堂老师13岁的孙女于司墨骄傲地说。郑渊洁还专门给她写了一句话:于司墨,真棒!
当天上午,郑渊洁深情地写下一句话:我曾在遂平一中(红旗中学)学习,它对我的成长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