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蕊/文 闫宏伟/图
有一种菜系,不管独乐乐或众乐乐,都不会失其风味,那就是火锅。三五成群自然绝佳,但倘若孤身一人,也没有一丝不妥。独自对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美食,冬夜再寒冷又何需怀抱?
“火锅”两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味道。中国人的火锅可以用“千锅百味”来形容,有重庆的麻辣火锅、广东的海鲜火锅、江浙的菊花暖锅、云南的滇味火锅、北京的羊肉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
中国人对火锅的情怀从古至今都存在,上至高堂之仕,下至江边渔夫,都能在热腾腾的火锅里,寻得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吃火锅这件事情上,没有谁比谁高贵,它以朴实的形态,给予每个人同样的礼遇。
不论是《麦兜故事》里视火锅如生命的麦兜,还是《爱情麻辣烫》里以火锅为月老的王学兵与高圆圆;不论是《建党伟业》里边吃火锅边论时事的陈独秀与李大钊,或是《让子弹飞》里坐着火车唱着歌吃着火锅的葛优,都俨然已让火锅超脱了食物的范畴,成为一种乐于投入、不感厌倦的生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