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们放在心中
——记西平县文城中学教师尹维雨
□晚报记者 李 杨 文/图
5年前,从成都来西平探亲,他发现当地中学缺少教师,便毅然决定告别父母和妻儿,到西平县文城中学当班主任。
5年来,他始终以一颗浓浓的爱心对待学生,真正做到爱生如子。
5年来,他所带的65名学生无一流失,在2015年高考中全部考上大学。其中一本2人,3本3人,其他都是二本。
5年来,他把孩子们放在心中,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他积劳成疾,瞒着家人变卖爱车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为了当年的一个承诺,忍着病痛,至今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
他就是西平县文城中学教师尹维雨。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名把心全部放在学生身上的好老师。
尹维雨在给学生上课。
“读懂”孩子们的内心
在孩子们的眼中,他是一个慈祥的长辈;
在家长的眼中,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
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个实干家,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
初识尹维雨,他温文尔雅,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平凡的故事,但我们的心里依然会有一种感动,为那平实的温暖,为那平淡中的坚守,为那平凡中的智慧,更为他那平凡教师生活中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爱。
面对记者的采访,尹维雨说:“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用一颗心温暖他们,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我不奢望一个差的学生一天就变成好学生,但我希望他每天改变一点。日子长了,你就会发现他已经脱胎换骨。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注学生,鼓励他们。”
2010年秋,尹维雨走进西平县文成中学八(1)班。这是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被师生们称为“魔鬼班”。他上第一节课时,学生们就向他示威。全班学生都低着头,没人看他。而坐在后面的几个学生把试卷点燃卷成火把掷向他。
“你们这是干什么?”尹维雨大声呵斥,但学生们却笑嘻嘻地在一旁看着他。他心里明白,这是一群缺少关爱和教育的孩子。
下课了,尹维雨让学生们值日,学生们就像没有听见一样。他连续两个星期打扫了教室和班里的公共卫生区。到第三个星期,有一个学生主动拿起扫帚和他一起打扫卫生,这让尹维雨很感动。
于是,他下定决心:“我非把这个班带好不可!”
尹维雨开出了独特的“药方”。他从改变家长开始做,给家长推荐书籍、打电话沟通,有时还上门家访,解开了一个个调皮孩子的“心结”,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尹维雨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工资给学生们购买食品和水果等。
尹维雨用“身教”感染学生。每天学生到校时,他就在教室门口等着。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温暖了学生们的心。他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厕所,掏臭水沟。
尹维雨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读懂他们的内心。读懂了,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可爱。
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学生们一改过去的抵触情绪,主动围到尹维雨的身边。同学们说:“老师,我们班以前被学校称为‘魔鬼班’。从7年级到8年级上学期,我们气走了7位班主任。你是我们的第八位班主任,没想到你会留下来陪我们,还对我们这么好。今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你对我们的关爱。”
尹维雨在给学生辅导功课。
重塑孩子们的自信
孩子们的心灵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在学习期间,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信任和称赞,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呵护。师者,要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希望前行,为孩子们的成长打造一片晴朗的天空。
文城中学大部分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这些孩子学习基础差,与同学们交往谨慎,又不太合群。而孩子的父母,有的长年在外地打工,有的忙于生计,与孩子缺少沟通和交流,孩子的心里很容易留下阴影。细心的尹维雨为孩子们建立了心理档案,记录每一个孩子的详细情况。同时组织孩子们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孩子们多为父母分忧,做到自立、自强。
2010年10月的一个晚自习,学生左香和一位老师发生争执,而且争吵声很大。尹维雨及时劝阻。第二天早读时,尹维雨发现左香没来上课。尹维雨找到寝室,发现左香因为前一天的争吵,气得连早饭都没有吃。尹维雨及时和左香的父母取得联系。经了解,左香的父母在新疆打工,她从小在姑姑、奶奶家长大。奶奶年纪大了,只能照顾孩子吃饱穿暖,由于缺少家庭教育,左香个性冲动、易怒。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尹维雨对左香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解开了左香的心结。左香又心平气和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经过努力学习,加上尹维雨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左香顺利考上了郑州大学。
尹维雨心中没有学生,只有孩子。他不是以老师、班主任的身份来管理学生,而是以为人父母的心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那份牵挂,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打开你的心灵窗户,抛开你的烦恼,拿出你的自信,成就你的梦想。”尹维雨经常对学生们这样说。他班里学生都很自信、活泼、有激情。这与他的快乐教育、自信教育是分不开的。
爱在这里得到升华
“几年来,尹维雨的足迹遍布西平县各个角落。”文城中学校长蔡同水说,八(1)班有65名学生,尹维雨每个学期至少去每个学生家一次。每个学生的家长在哪里打工,孩子跟着谁生活,家里有几间房子,兄弟姐妹上几年级,他都了如指掌。
“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于那些家里经济困难的孩子,他经常给他们生活费。”说起尹维雨,文城中学高中部校长李东晨感触颇深。
尹维雨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慈父般的爱心。他说,在他心里没有班规,只有爱心。他一直努力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感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用真心、真情、真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快乐成长,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2011年春节刚过,张伟(化名)的爸爸来到尹维雨的办公室,“扑通”一声跪下了。“尹老师,要不是你及时抢救,我的孩子就没有命了,你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张伟的爸爸留着眼泪说。
原来,张伟春节过后没有到学校上课,也没有交学费。尹维雨以为张伟辍学了。后来,在外地打工的张伟的妈妈给尹维雨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放下电话,尹维雨借了一辆车直奔张伟家所在的村庄。当时天已黑了,尹维雨挨家挨户地问,最后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找到张伟家。
“当时,张伟家大门紧闭,我在院墙外大声喊他,但孩子没回应。”尹维雨说,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就翻院墙进去,把门撬开,发现躺在床上的张伟已经奄奄一息。尹维雨立即背起张伟,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原来,张伟连续4天4夜在网吧玩游戏,精神严重失常,加上又冷又饿,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
其实,抢救张伟只是尹维雨关心学生的一个缩影。
学生赵佳丽被开水烫伤了脚,尹维雨每天帮她擦药,一直坚持半个多月,直到她的伤痊愈。
学生陈志超去年冬天出了车祸,当时因流血过多,尹维雨背着他到医院急救。在急救室外面,尹维雨坐在长凳上彻夜未眠……
一句承诺 5年坚守
在教学工作中,尹维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网络,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不断探索语文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他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课堂上,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要把任务交给这个班,我们放心。”该校副校长高聚贤说,“学校无论举办什么活动,这个班准拿第一。”
“我不奢望孩子们个个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只希望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尹维雨的话让在场的学生落泪。
2013年,尹维雨的心脏病犯了。由于他把大部分工资都花在学生身上,根本没钱治病。为了治病,他把自己的爱车卖了。
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12岁女孩的父亲。每次接到女儿的电话,他听到的都是埋怨。
感到亏欠妻子和孩子太多,尹维雨安慰远在四川老家的妻子:“等这65个孩子毕业了,我就回去。”
为了一句话的承诺,尹维雨在西平县文城中学坚守5年,65个孩子都实现了各自的梦想,开启了新的航程。
如今,5年过去了,尹维雨却下定决心不走了,留在文城中学,留在孩子们身边。“5年来,我已经和文成中学有了默契。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面对记者,尹维雨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