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热心公益成为习惯
□刘学华
文化长廊是我市的一大特色。走在大街小巷,你总能在很多建筑物的墙壁上看到一组组人物形象、漫画,配以文字,图文并茂,或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或进行廉洁勤政教育,简洁生动,耐人寻味。而欣赏文化长廊也因此成了一些市民的爱好,驻足品评,乐此不疲。譬如64岁的
文化长廊上的内容,应该先由有关部门设计好,再由书写者一笔笔“搬”到墙壁上。之所以出现错字,一方面可能是设计时的失误,比如电脑输入选择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书写者的疏漏,书写习惯不正确,且自己没有察觉。无论如何,如此精美的版面上出现错字,就像美人脸上的污垢,纵然不那么明显,也难免给人美中不足、如梗在喉的不舒服感。特别是,长廊冠以“文化”的标签,担负宣传和引导的功效,尤其不能允许错别字隐匿其间。
只要版面设计者用心,书写者小心,最后再辅以必要的检查与修正,文化长廊上的错别字瑕疵大体就能避免。还有就是有
百密一疏,谁都难免有失误。而改正类似文化长廊上错字这样的失误,需要古道热肠,需要敏锐的眼睛、负责任的精神和真诚坦率的指正。当然,也需要闻过则喜的胸怀和有错就改的魄力。城市是我们共有的家园,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愿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