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1月12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山采药人 用诚信打动乡邻

发布时间:2015-11-12 08:18:46  

 

□晚报记者       通讯员   赵成福   /

luf1511117.jpg 

刘根福向工人讲解夏枯草装袋的注意事项。

刘根福一名普通的农民,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瓦岗镇。面对着祖祖辈辈生活的穷山村,他和别人一样选择了外出打工。经过几年努力,刘根福小有成就。然而,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继续留在城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时刻铭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帮群众致富。

2003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刘根福带着自己的梦想,揣着积蓄回到家乡。为了带领乡邻致富,刘根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了发展壮大合作社,让更多的乡邻得到实惠,他又注册成立了公司,并“傍上了大款”加多宝,为加多宝提供原材料夏枯草。

短短10多年,刘根福就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为一名善名远扬的诚信企业家,他受到了乡邻的交口称赞。1022日,记者在确山县瓦岗镇天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总经理刘根福。

成立专业合作社   带领乡邻致富

初见刘根福,他和记者想象中不太一样。这个带领乡邻致富,诚实守信的企业家没有记者想象中的严肃和精明。刘根福看上去更像一个农民,或者更像他定位的“采药人”。刘根福津津乐道的不是企业做得多么大,让他自豪的是自己“农艺师”的身份。他告诉记者,对于夏枯草,自己了如指掌,生产周期、种植时间、采摘时间他都一清二楚。农户种植夏枯草中遇到了问题,他都能解答,这一点让刘根福很自豪。

回忆当初开始接触夏枯草的情景,刘根福有些感慨。“当时村民们太穷了,我也没有什么钱。”刘根福告诉记者,在外打工几年后,自己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下来,但他心里时刻想着家乡的村民,刘根福决定回乡创业。

确山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是全县经济的基础支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的劳作方式,已无法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刘根福说,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他发现利用确山西部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地理环境优势,可在区域内山地丘陵地带,依靠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农业。于是,他就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药材。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从未接触过中药材种植的刘根福来说,发展中药材种植是何等困难。然而,刘根福没有气馁,再苦再难也不怕。他查阅大量中药材种植资料,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这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刘根福来说,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代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乡亲们很快掌握了一些中药材种植技术。当人们经过实践,体会到中药材种植带来的收益高于传统农作物小麦等时,乡亲们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通过几年的辛勤努力,确山县瓦岗镇的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种植中药材,20073月,在刘根福的带领下,确山县瓦岗镇成立了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确山县豫宏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当时有几十户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大家都很积极,希望通过种植夏枯草等中药材彻底改变生活。”刘根福告诉记者。

坚守诚信   用优质产品打动加多宝

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由于本地没有深加工企业,又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中药材价格受市场影响很大。市场行情好时,群众受益高,种植积极性就高。市场行情下跌时,群众辛苦一年,得到的效益却很低,有的甚至赔本,致使本地中药材产业规模呈波动发展状态,种植户的积极性受挫。

为了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群众增收的稳定产业,刘根福联系当地中药材经营大户和一些合作社成员,外出考察,寻找销路,主动走向市场,改变过去坐等外地客商上门收购的局面。

机会终于来了。2009年,加多宝集团资源部工作人员到确山考察,了解到刘根福的合作社种植夏枯草面积大、质量好,便产生了与其合作的念头。消息传来,刘根福兴奋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谈合作条件时,刘根福傻眼了——由于合作社不是一般纳税人,加多宝集团不能与其合作。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万分难过。刘根福不愿放过这个机遇,决定成立自己的中药材公司。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刘根福看来,如果能与加多宝集团合作,他的夏枯草产业就有机会走上规范化和规模化。2010年,刘根福终于挂起了确山县天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子,正式开启与“加多宝”的合作之路。

刘根福“傍上”大企业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种植户纷纷“聘请”他当自己的药材经纪人。2013年,刘根福公司的种植基地被加多宝集团专家组认定为“加多宝良好种植基地”。

 走进刘根福的药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堆如小山的夏枯草。工人们一丝不苟地挑拣着,将整理过的夏枯草运到加工车间,经过二次检验后,按每包50公斤的标准包装好,运到仓库。“这些都是挑出的杂质,每年有10吨左右。”在公司大院内,刘根福指着一堆碎渣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员工从夏枯草中挑出的杂质,很多药材供应商是不会挑出来的,因为把这些杂质加到夏枯草里面,10吨就相当于几十万元钱。“但是做生意必须讲诚信,别人怎么做我不管,我就是凭良心做生意。”刘根福坦然地说。

正因为刘根福对诚信经营的坚守,他给“加多宝”的供货量逐年递增,从最初的每年500吨上升到现在的每年1000吨。附近农民也因此找到了生财之道。不少农户扩大了种植面积,专门种植夏枯草,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设立保护价   赔钱收购夏枯草

“让农户跟着我干,就得给他们吃定心丸。”刘根福说,很多农户和自己签订合同后,不再种植任何农作物,用全部土地种植夏枯草。如果让农户吃亏,刘根福心里过意不去。

 为了让农户放心,刘根福的公司对合作社成员中药材夏枯球种植采取保护价格收购。在夏枯球收购价格高时就随行就市,在市场价格下跌时,按照保护价格收购。另外,他还推行奖励机制,种植户每销售450公斤就奖励一袋复合肥。这样一来,让合作社种植户避免了市场风险,吃下了定心丸,大家纷纷跟着刘根福发展夏枯球种植。签订种植合同的合作社农户尝到了甜头,不仅瓦岗镇农户,附近其他乡镇的农户也积极加入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2014年,合作社发展种植户1000余户。“今年的种植户是1800多户。”刘根福说,“这么多农户跟着我干,我决不能让他们吃亏。”

然而,市场经济的变化不在人的掌控范围之内。“截止到现在已经赔进去1200万元了。”刘根福告诉记者,今年的夏枯草市场价很低,每公斤9~10元,但是自己给农户签订合同的保护价是每公斤14元。今年,刘根福已经收购了农户300吨的夏枯草,按照每公斤赔4元钱的标准计算,刘根福已经赔了1200万元钱。刘根福解释说,这1200万元中,加多宝集团要承担一半,因为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供出的夏枯草质量过关,所以加多宝集团和自己签订的合同中也有保护政策。

“就算没有和加多宝签订保护政策,我也不会让农户吃亏。”刘根福说,自己回乡创业的初衷就是带领乡邻致富,现在大家这么信任自己,自己一定会诚实守信地经营下去,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

他用诚信换来感动

“老刘是我们的引路人,也是我们的大恩人。”当日采访中,记者见到了确山县瓦岗镇种植夏枯草的大户薛运礼。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对刘根福的感激和称赞。回忆加入合作社和刘根福签订合同时的情形,薛运礼很庆幸。“我觉得选择跟着刘根福很明智,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告诉记者,自己是2008年加入合作社开始种植夏枯草的,当时并没有种植那么多,只有10亩地,每年一亩地能够收入4000元左右,这让自己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现在我算是种植大户了,种了60多亩地的夏枯草。”薛运礼告诉记者,自己没有种植夏枯草的时候,就靠着种植一些农作物来维持生活,但是种植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都说瓦岗有三宝,西瓜红薯夏枯草。”薛运礼说,虽然同样是宝,但西瓜和红薯跟夏枯草的经济效益是没法相提并论的。种植夏枯草之后,自己和刘根福签订了合同,还有保护价,夏枯草不愁销路和价格,农户们都愿意种植。

 采访中,薛运礼说,大家感激刘根福,也佩服他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刘根福的诚信感染了我们,我们也要讲诚信。”薛运礼说,很多农户被刘根福的诚信所感动,在卖货之前会主动把夏枯草中的杂质挑拣得干干净净。在农户看来,这就是对刘根福最好的报答。

记者了解到,由于刘根福的夏枯草质量过关,刘根福已经为其申报了“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确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申报表已经送到省里,如果不出意外,申报会很快获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