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1月10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12岁少年辍学照顾瘫痪父亲

发布时间:2015-11-10 08:23:54  

从小就被母亲抛弃

12岁少年辍学照顾瘫痪父亲

最大的心愿:希望父亲康复,自己重返校园

 

□晚报记者      /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

yinyy15118.jpg

汪洋喂父亲吃饭。

 

yinyy15119.jpg

自己做饭。

 

 

 

yinyy151110.jpg

汪洋帮父亲按摩。

 

 

本报讯   “叔叔、阿姨,我叫汪洋,今年12岁。为照顾瘫痪的父亲,我辍学了。但我特别想像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118,记者收到一位叫汪洋的孩子的来信。

他在信中说,他是泌阳县春水镇和庄村人。在别人眼中,他是个可怜的孩子,但他觉得自己很幸福,将来的路还很长,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在记忆中,汪洋完全记不清妈妈的模样,因为他从小就被母亲抛弃了。他跟着瘫痪的父亲和痴呆的奶奶一起生活,为了照顾他们,汪洋已经辍学。几天前,汪洋的奶奶不幸离开人世,留下他们父子相依为命。他特别想回学校上课,希望好心人能帮助他。收到来信后,记者决定去看望这个孩子。

照顾瘫痪父亲和痴呆奶奶

昨天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汪洋家。走进村子,一间移动板房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便是汪洋家。在移动板房里,记者看到一张桌子上放着一本书和一碗热腾腾的泡面,旁边床上躺着一名中年男子。记者来之前,汪洋正一边看书一边吃泡面,一碗泡面便是他的早餐加午餐。床上的男子是汪洋的父亲汪建国。

汪建国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南方打工,曾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家里经济状况还不错。14年前,一场车祸改变了汪建国的命运。他骑摩托车摔倒,脊椎中枢神经脊髓损伤,行动不便。为了治病,汪建国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而此时,他的老婆也不辞而别。气愤之下,汪建国的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只能回到老家,由年迈的母亲照顾。去年,汪建国母亲的身体出现状况,痴呆了。从此,汪洋便辍学,在家照顾瘫痪的父亲和痴呆的奶奶。

几天前,汪洋的奶奶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我特别害怕亲人离我而去。”汪洋对记者说,他不敢在父亲面前哭,因为他怕父亲难过。

“很多次我都想到自杀,不愿意拖累孩子。”王建国说,但他已经做不到了,自己现在已经瘫痪,头部以下的部位都不能动。照顾病人不仅是洗衣、做饭这么简单。汪洋需要定期给父亲翻转、擦洗身体。长时间卧床,汪建国的肠胃功能和神经功能已经退化,大小便比正常人频繁。在夜里,汪建国随时都可能大小便。每天晚上,汪洋都会被父亲叫醒很多次。

每次扶父亲起床上厕所都是一次挑战,汪洋要分几个步骤完成。他要先拉着父亲的脚把父亲从床头移到床尾,给父亲穿上鞋,然后使劲抱起父亲,把父亲从床上移到坐便器上。每次把父亲抱起来,汪洋都要发力好几次才能成功。等父亲坐好,汪洋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有时候,抱不好,两个人会一起摔倒在地上。父亲坐下后,汪洋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他还要一只手扶着父亲,一只手使劲按压父亲的腹部。因为,汪建国坐在那里,腹部压力过大,会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靠外力按压腹部,才能呼吸。

心甘情愿被父亲“虐待”

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汪建国一次又一次地想自杀。今年春节,汪建国谎称要上厕所,便让汪洋扶他起来。坐起来后,他使出全力,让自己一头摔倒在地上,当场休克。汪洋被吓坏了,喊来邻居帮忙把父亲送到了医院。从此,汪洋对汪建国照顾得更小心翼翼。

汪建国还患有抑郁症,犯病的时候,会疯狂地大哭大叫。“孩子看我可怜,就伸出胳膊让我咬他解气。”王建国说,他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咬汪洋,但事后,他特别后悔和内疚。

汪洋说,只要能让父亲康复、开心,再多的苦他都能承受,但他特别渴望回到学校。虽然已经辍学一年了,但是他借来了课本,在家自学。目前,他已经自学完了小学所有的课程。他希望有一天,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走进初中校园。有没有好心人愿意帮助这个12岁的少年,完成他的愿望。如果有,可以拨打记者电话15839650000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