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1月06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千只鸭子找不到销路

每天吃250公斤粮食 六旬鸭农盼买主

发布时间:2015-11-06 15:03:49  

□晚报记者  尹媛媛   /

本报讯  陈双喜是汝南县韩庄乡林庄村后姚塘行政村人,今年67岁,因为年纪大,不能出去打工,就买来了1千只鸭苗,想等鸭子养大后,赚些生活费。如今这些鸭子长大了,他和老伴却犯了愁——这么多鸭子找不到销路。

1030日,一位拿大麻袋老人来到本报通联部, 他就是陈双喜。他打开麻袋,里面蹦出一只肥硕的鸭子。

“这只鸭子有3.5公斤重,是鸳鸯鸭,咱们这地方养的比较少。”陈双喜告诉记者。

精心喂养  盼鸭子长大

陈双喜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从遂平县购买了1千只鸳鸯鸭。卖鸭苗的告诉他,这种鸳鸯鸭长大可以卖24元每公斤,他听了很高兴,并决心将鸭子养大,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他还想给老伴买两身新衣裳。

回家后,他将这1千只鸭苗放在自己家大院中散养。他告诉记者,鸭苗小的时候,吃了一个月的饲料,后来大些就都是喂养的粮食。

到如今,陈双喜喂养这些鸭子已经5个多月了,每只鸭子都重3.5公斤左右。为了照看鸭子,陈双喜几乎日夜都守在鸭子身边。

“我喂养的这些鸭子,如今有940只左右,这在养殖鸭子的人家中算是成活率比较高的了,我整天都盼着他们能够快些长大。”陈双喜说。

鸭子长大  无人购买

陈双喜说,现在让他发愁的是,鸭子虽然长大了,却无人来买。他与卖鸭苗的联系问过,对方告诉他说没法要,现在不好销售。

为了尽快将鸭子销售出去,他还听了村里年轻人的建议,买了部老年手机,以便于谈生意。

他打听到,鸳鸯鸭在南方好销售,便想办法和一个南方商贩联系上了,对方起初说可以以20元钱一公斤购买,但到现在也没有过来买。

说起鸭子没有销路,说着说着,陈双喜掉下了眼泪。他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养这些鸭子本来应该85天就可以出售,现在已经150多天了,由于没有买主,他只能一直养着。

可是这么多只鸭子,现在每天光吃粮食就得吃250公斤,一天光鸭子的伙食费就500元钱。为养这近千只鸭子,陈双喜已投入了7万余元钱。近段时间,喂鸭子的粮食都是借邻居的。

940只鸭子急盼买主

谈起自己的生活,陈双喜颇多感慨。

1995年时,看到别人种菜比种粮食卖的价钱高,我就种了2亩多白菜,我种的白菜长的个头大,一个白菜剥了菜心还有15公斤重。”陈双喜讲,“我当时心里可高兴,心里想着今年能收入不少卖菜钱,结果当年10月下起了冰雹,白菜冻坏在地里了。”

陈双喜介绍,还有一年他种了2.7亩地的西瓜,当年赶上天旱,瓜还没有长大,就枯死了。“我感觉我的命不好。”陈双喜说。

2009年,陈双喜种了2亩葱,当时一颗葱能长到一米高,一颗葱就达到近0.5公斤。“结果当时我种葱的时候一斤葱可以卖到2元每公斤,等我的葱长大了,葱价已经降到0.2元每公斤。”陈双喜说。

陈双喜养的鸭子,眼瞅着一天天地长大,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为了尽快将鸭子推销出去,陈双喜四处推销,可却一直无果。许多本地人都不认识鸳鸯鸭,由于市民不熟悉,大家不买账。外地客户,又迟迟没有人来。

如果您对陈双喜养的鸭子感兴趣,愿意购买一只鸳鸯鸭,或者购买更多,帮帮老人,可以拨打陈双喜电话:15139642510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