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1月03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妇产科压力大医护人员工作量更大

发布时间:2015-11-03 09:21:25  

□晚报记者   苏莉   /

pengjm15116.jpg 

张梅月(右)在询问患者的情况。

“我今年已经40多岁了,身体健康,生孩子没什么问题吧?”“我身体有些不适,也想调理调理备孕。”昨天上午,在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不少人前来咨询,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梅月一一为大家检查、解释。

妇产科就诊人数增加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看到妇产科门诊外排着长长的队伍。“我早晨不到8时就来排队了,排到39号。”来自驿城区朱古洞乡的吕玉梅说。

“不瞒你说,我今年45岁了,儿子都快结婚了,但我就想再生个孩子,最好是个女儿。”吕玉梅说,她在朱古洞乡一家单位工作,儿子刚大学毕业,现在郑州发展。因为工作忙碌,儿子小的时候,她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好,随着儿子长大,特别是上大学后,她和丈夫总想再生个孩子。

得知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吕玉梅更坚定了生孩子的信念。

“在电话中得知我的想法后,儿子有些吃惊。他认为自己就要结婚了,我现在要给他生个弟弟或妹妹,他有些接受不了。”吕玉梅说。

“我明确告诉了儿子我的想法,但儿子怕我年龄大有危险。”吕玉梅说,她想听听专家的建议。

39号!”门诊叫号喇叭响起,吕玉梅兴冲冲地走进诊室。

“医生,我身体棒得很,生个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吕玉梅说。

“看您精神不错,不过需要仔细检查。”张梅月说。

“如果年龄偏大,可能会在怀孕或生产的时候出现并发症。”张梅月说。经过检查后,吕玉梅的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可以再生育,不过需要在饮食、休息上多注意,怀孕后必须做好各类检查。

“今天已经排到150多号了,估计要忙到下午一两点。”张梅月说,近段时间,前来咨询和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加。

医护人员压力更大

“这些天前来咨询的,除了一些正常怀孕的,还有一些年龄偏大的,失独家庭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张梅月说。

“过去,每天在市中心医院出生的宝宝有20个左右,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每天出生的孩子有所增加。”张梅月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作为医护人员,工作量会相对增加。

张梅月说,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年龄偏大的女性生育条件会稍差。特别是当这批重新进行生育规划的高龄女性准备怀孕时,她们最先遇到的可能就是妇科疾病导致的不孕问题。“孕前必须做好检查。”张梅月说,对于胎儿畸形的各种筛查和诊断检查格外重要。

“这是和下一代健康息息相关的,哪怕只有1%的失误,很可能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张梅月说,当孕产这一生理过程承受更多风险时,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