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1月03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70后 生不生二孩各有所思

发布时间:2015-11-03 08:40:15  

 

搭上末班车   不给自己留遗憾

□晚报记者   王永良

 

“我希望能搭上末班车。” 1975年出生的陈女士,把想生二孩的想法告诉朋友时,朋友的第一反应是:“你多大了还生孩子?再过几年都可以带孙子了!”

陈女士今年40岁,儿子今年18岁,在武汉上大学。陈女士结婚早,儿子出生的时候自己不会带孩子,是婆婆带大的。儿子上初中后,陈女士才开始负责儿子的饮食起居。那几年,对于陈女士来说,累并幸福着。儿子考上大学后,每隔一段时间,陈女士都会乘车去武汉看儿子。陈女士觉得孩子上大学走后,他们夫妻显得特别孤单。

“二孩政策放开了,我很高兴。如果现在不生,再过几年年纪大了,想生也没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再生一个孩子。我还特意去医院检查了身体。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各项指标均符合再次生育条件。”陈女士高兴地说。

“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生二孩了!”在保险机构工作的张先生一家沉浸在喜悦之中。其中,最高兴的是张先生的母亲。“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观念根深蒂固,50多岁的张先生的母亲也不例外。

38岁的张先生家境很好。除了上班,夫妻二人还经营着自己的小事业,收入也不错。女儿出生时,双方老人都还在上班,只得请亲戚帮忙照顾。今年,张妈妈退了休,就开始催两人再生个孩子。“一个孩子孤单,两个孩子好,儿女双全更好。”对于生二孩,张先生和妻子已经酝酿了很久,只是苦于政策不允许。

张先生认为,有兄弟姐妹,彼此可以相伴成长,懂得互相照顾,为人处世也更懂进退。

儿女双全   生活越来越幸福

□晚报记者         /

 pengjm151172.jpg

陈辉幸福的一家。

“匆匆加班回到家,看着活泼的儿子和可爱的女儿,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昨天上午,1976年出生的陈辉说起自己的一双儿女,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打开家门,迎接他的是两个可爱的孩子和贤惠的妻子。

10年婚姻,两个爱情的结晶就像落入凡间的精灵,没有奢华的大餐,没有奢侈的礼品……”陈辉说,10年前,他和妻子王玮结婚,那时候的他们喜欢旅游,每到节假日便外出。2006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取名“棒棒”。妻子是80后,独生女,但非常坚强能干,儿子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小家庭带来太多的麻烦。

“在潜意识内,我渴望有个女儿。”陈辉说,后来,他们如愿有了可爱的女儿。看着粉嘟嘟的小公主,他们有说不出的高兴。当即,他就给女儿起名“悦悦”,祝愿一双儿女悦(越)来悦(越)棒。

没过多长时间,由于单位拓展工作,陈辉被派往新乡工作。“俩孩子有我呢,父母也可以帮忙照顾,你就安心工作吧。”妻子安慰他。当年,妻子王玮辞去工作,专职照顾两个孩子。

“两年的异地工作生活,让我对家庭时刻牵挂着,好在妻子非常要强,让我不用担忧家里。”陈辉说,那个时候,每隔十几天,即使再忙碌,他也要辗转往家赶,不为别的,就希望尽量帮助妻子做点家务,和俩孩子短暂相处。

时间过得飞快,俩孩子慢慢长大了。“儿子对小妹妹格外爱护,让我这个爸爸很放心。”陈辉说,一家人去超市购物,棒棒总是抢着拿商品,有时候把妹妹放在购物车内拉着。如今,棒棒还主动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喂饭、剪指甲、穿衣服……俨然就是个“小大人”。看着亲密的兄妹俩,我们非常欣慰。

如今,逢年过节,一家四口穿上亲子装,快乐旅游。登泰山、拥抱大海、品尝西安羊肉泡馍……每到一处,一家人快乐的身影羡煞旁人。

精养孩子提高生活质量

□晚报记者   王永良

“如果我年轻5岁,我会考虑再生一个孩子。”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1973年出生的,今年42岁。她没有正式工作,主要在网上做一些买卖,收入不是很稳定。她说,她儿子是1998年出生的,明年将考大学。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养儿费用。

“国家虽然放开了二孩生育政策,我却在心里打定了不再生的主意。”她说,现在房贷还没有还完,再加上全家人吃喝花费,养一个孩子已经有些吃力了。

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从小就喜欢上各种培训班,开始她以为是儿子好学习,后来才知道儿子是害怕孤独,觉得学校有人玩。那时,杨女士特别想再生个孩子,给儿子做伴,可是一晃儿子都快考大学了,政策才放开,自己也不适合生育了。

       杨女士说:“我老公是独生子女,按照政策,我们以前就可以生二孩。但我想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成长。我没有收入,年纪也大了点儿,所以不敢奢望再生一个孩子了。”在杨女士看来,精养孩子,既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又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采访中,年龄问题是70后夫妇最大的担忧,一是担心高龄生子影响胚胎质量,二是担心孩子还未成年,自己已年近六旬,不仅无法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还会给孩子造成负担。

儿女相伴四世同堂乐融融

□晚报记者     

“昂昂、萌萌,爸爸回来啦!”昨天中午12时许,在驿城区财政局上班的费涛匆匆回到市文明大道北段的家,打开房门便喊家里的两个小宝贝。

“啊——”在婴儿车内,刚7个月的宝贝女儿费梓萌已经能歪歪扭扭地扶着东西站起来。“小乖乖,别站太早,快坐下玩儿!”费涛慌忙抱着女儿说。此时,刚放学的儿子费梓昂拿着小玩具逗妹妹玩儿。

“我是独生子,从小就渴望有兄弟姐妹。”费涛说,他是1977年出生的。长大后,看着身边的小伙伴都有弟弟妹妹,他非常羡慕。在家中,他虽然受到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爱护,但他仍感觉很孤独,没有玩伴儿。

与妻子张慧结婚后,他们就渴望有个女儿。9年前,他们的儿子费梓昂出生了,一家人过得很幸福。因为自己是独生子,费涛和妻子商量着再生一个孩子。7个月前,女儿出生了,一家人更是兴奋不已。“轻轻地抱起女儿,我的心都融化了。真的很可爱,萌萌哒!”费涛说,他给女儿起名费梓萌。

从此,家里除了儿子的机器人、手枪、小汽车等玩具外,又增加了芭比娃娃、八音盒等,格外热闹。“儿子活泼可爱,女儿白白净净,家里四世同堂,格外温馨。”费涛说。

“有俩孩子的家庭是快乐的,但作为家长,身上的责任也增加了。”费涛说,他对未来仍充满了信心。他将加倍努力,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让这个家庭永远快乐、温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