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 丽
最近两天,“全面二孩”成为一个火爆话题。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可是河南到底何时放开二孩政策?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我省的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对我市的出生率有什么影响?想要二孩的市民会不会“抢孕”?就市民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市卫计委、市计生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接受采访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全面放开二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够缓解目前出现的多种问题,对我市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都有好处。
河南政策何时落地 目前不能确定
“这次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市卫计委一负责人说,但是,人口政策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走法定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该负责人认为,我省真正实施政策应该在明年,但立法程序相对复杂,会出现许多不可人为控制的因素。对于明年几月出台相关的二孩政策,目前不能确定。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利国利民、顺应民意的好事。”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不知道我省的政策何时落地,但是放开二孩政策的确会让很多人受益。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何时放开政策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很多70后来说,孩子都大了,愿意生二胎的,如果政策放开得早,他们就能赶上这趟“早班车”再生一个孩子。如果政策放开得晚,很多70后即便想生二胎,年龄可能不允许了。该负责人认为,放开二孩政策之后,我市的人口出生率上升是必然的,但是上升多少是个未知数。
“抢孕”会不会被罚?一切由“修法时间”确定
“现在能不能怀孕啊,如果怀上了,明年会被罚吗?” 急迫想要二孩的市民刘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此问题,市卫计委的另一名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是11月,就算顺利怀上 ,预产期也在明年8月。那个时候,河南很可能已经修法了,所以孩子是合法的。”
对于现在已有身孕的妈妈来说,要看孩子出生的时间是在修法前还是修法后。
“只要河南相关条例没有修订,‘抢生’肯定是不符合政策的,此前单独二孩政策在河南落地时已有先例。”这位负责人说,“单独二孩”是以修订的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发布日2014年6月3日为界,此前出生的二孩,肯定不符合政策,但对“抢孕”的人来说,只要孩子在修法后出生,都为合法“单独二孩”。
“假如我省‘全面二孩’的落地时间为5月31日,5月31日后出生的孩子是符合政策的,5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则是政策外的。”这位负责人解释。对于“抢孕”、“抢生”到底会不会受到处罚,这位负责人表示,每个省的政策不同,比如湖南省就明确表示不会处罚,但是河南省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会不会处罚,还不能确定。“从定性角度来讲,在政策过渡期间生育二孩肯定是‘政策外二孩’,但是如何处理,需要根据国家意见,省里相关部门经过各方调研后拿出具体实施办法。”这位负责人说。
对我市助产机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按照我市目前的人口基数计算,每年出生的婴儿有几万人,那么放开二孩政策之后,每年新出生的婴儿势必会增多。”市计生协会一工作人员说,二孩政策放开后,对我市助产机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多家医院都设有妇产科,加上市妇幼保健院以及各类县级乡镇医院的妇产科,基本能满足目前我市孕产妇的生育助产需求。但是,在一些乡镇医院,助产机构的条件并不完善,而市内医院的妇产科有时是人满为患,基本满足孕产妇的需求,无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
“基层设施必须增加,否则无法满足需求。”该工作人员表示,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市的人口出生率必然会增加。所以,他认为我市的助产机构应该加强妇产科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我市在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迎来的生育小高峰。
放开二孩将带来多重利好
如果我省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对我市会有什么影响?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卫计委政策法规科科长李新生。李新生认为,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将极大地缓解我市的养老问题、人口性别比问题以及失独家庭问题。
李新生说,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国民已经建立起自觉的生育观念,不少人 的生育观念从盲目生育变为自觉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有效地遏制了我国当年人口较快增长的势头。这一次政策放开,是适应了目前的人口形势,因为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我国已经慢慢进入一个低生育水平的状态,此时放开二孩政策是比较恰当而且顺应民意的。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的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左右,而死亡率为千分之五左右,也就是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五左右。李新生说,按照这个比率,目前我市有800多万人,一年大概增长4万人。
在李新生看来,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越低。“比如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人在政策宽松的情况下会选择生一个孩子。”李新生说,越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越高。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出生率并不低,很多大城市已经凸显的养老问题、失独家庭问题在我市表现得不突出。放开二孩政策之后,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选择生育二孩,那么我市逐渐凸显的这些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缓解。李新生认为,放开二孩政策将为我市带来多重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