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明年将实施
将来修车不再依赖4S店
□罗锦文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要求车企明年1月起公开所销售汽车的维修技术信息,打破汽车维修的技术壁垒。
此前,交通运输部还修改相关规章,明确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多项汽车维修新政的实施,将打破目前4S店的垄断格局。
汽修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由交通运输部等联合制定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打破长期以来汽车生产企业对维修技术信息和维修配件实行“授权”经营的模式,推动维修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障广大车主的切身利益。《办法》提出了分车型、分阶段实施信息公开,明确不同类型汽车车型的实施时间和公开方式。
交通运输部将抓紧建立完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监督与服务网络平台,为汽车、零部件、维修、保险等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等提供权威、便利的信息服务。
有经销商表示,在汽车维修圈里,被要求公开汽车维修信息早已不是秘密,“许多大型专业修理厂有多种渠道获得维修技术信息。”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新规出台仍然意义重大。技术壁垒被打破后,维修经营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将变得公开透明,这是质的改变,将积极推动整个汽修行业的转型发展。
与此配套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十项修改意见,则要求推广同质配件,并建立配件追溯机制,这更是打破4S店垄断的关键因素。
但汽车维修格局的改变需要一段时间。“技术信息公开后,维修行业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东风雪铁龙驻马店金运4S店售后经理郭柯说。新规还要求经营者建立汽车维修电子档案,这都是普通的街边维修店难以做到的。基于此,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大规模整合,推动产业规范化、电商化、连锁化。
新老车型有差别
此次《办法》中,对于新车型要求汽车生产者自2016年1月1日起,对于取得CCC认证的乘用车和客车,要在车型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公开维修技术信息;而对于老车型,汽车生产者要在2017年1月1日前,公开2008年7月1日后取得CCC认证并上市销售的乘用车和客车的维修技术信息。
换言之,明年起新注册车型必须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老车型最晚2017年前公开。否则,汽车生产者将会受到通报、罚款等相关处罚。
为何老车型信息的公开时间要延后?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因为数据整理和采集需要一定时间,从新车型推广和购买角度上说,肯定是新车型的资料更为充分,优先推出也是必须的。一些老款车型数量庞大,资料也需要更新整理疏通。
在电商平台上
买配件更划算
实际上,互联网企业掘金汽车售后市场,已经让很多出了质保期的消费者选择从电商平台购买维修配件。
4S店维修保养费用居高不下,除了工时费贵外,还在于原厂配件售价过高。而同质配件的推广会让汽车维修有较大的让利空间。专家分析,同质配件如通过电商销售,消费者可以花低于4S店至少25%的价格,买到与原厂配件质量相同的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