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永威 文/图
正在画画的卜贵荣。
圆了儿时的梦
卜贵荣今年77岁,家住市文化路西段,20多年前从医生岗位上退下来,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画山水画。
据老人介绍,她自小就爱画画,可当时没有条件,直到两年前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后,才圆了儿时的梦。
说着,老人从柜子中拿出了保存60多年的一本泛黄的本子,本子上面都是老人画的素描。
“ 这是我上初中时画的,是一个苏联妇女和小孩。”老人称,那时她喜欢看《苏联画报》,看后就拿起笔在本子上画出来。
笔者看到,画中的苏联妇女和小孩被老人画得惟妙惟 肖。
“人老了,要有个爱好,让自己变得快乐尤为重要,在老年大学学习画画让我从中 得到了许多快乐。”老人说。
大学里的勤奋生
两年前,卜贵荣进入市老年大学学习画画,每周的绘画课都风雨无阻。在雷景涛、 李国宾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老人的画技提高得很快。老人说:“看着画中的山山水水,让人心中有种宁静感 。”老人的画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平时节俭惯了的老人,在购买绘画书籍方面从不吝啬。笔者在老人家中看到,有关绘画的书籍摞得有半米高。不仅这样,老人还开通了宽带网络,用于网上学习。
除此之外,每天早上7时45分,老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绘画频道,从中汲取知识。“年纪大了,有时晚上休息不好,头晕晕的,但我早上会坚持起床看电视。”老人笑着说。
山水画中寄快乐
去年,相濡以沫近60年的老伴离她而去,原本陶醉在山水绘画中的老人,一下子消沉下来。
“那段时间,脑子里空空的,想通过画画舒缓一下心中的情绪,却始终找不到感觉,心静不下来。”老人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慢慢地从消沉的情绪中走出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画画中。
“人老了,精力少了, 画得比较慢,都是画一会儿歇一会儿。”老人指着眼前一幅山水画对笔者说,“你看这幅画,我画十几天了。”
一幅名为《三峡》的山水画,在老人看来,是她倾注心血最多的一幅。“虽然画完了,但每次看它时,都觉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老人一边和笔者聊着,一边注视着画,忽然说,“山的部分着墨有点儿少,需要再加点儿墨,这样更加突出山的巍峨。”
“画得很好啊。”笔者说。
“应该精益求精,看到不足的地方就要修改,做人其实也一样,要力求做到完美,不留遗憾。”老人说。
采访结束时,老人说:“其实我画画只是爱好,不算才艺,但每当完成一幅作品时,我都会很开心。”
卜贵荣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