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正当时
□晚报记者 侯 飞 文/图
俗话说,不怕过麦忙,就怕豆叶黄。又是一年秋收季,农户们开始忙碌起来。
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麦忙早已不算忙了。几亩小麦,谈笑间就变成了金灿灿的麦粒。如果天公作美,给两日火辣辣的大晴天,麦忙就算过完了。所以,赶上麦忙,一家都在外务工的农户,只需回来一个“棒劳力”就行了,用不着举家“回归”。但秋收就不同了,秋作物种类多,程序繁琐,且大都是纯手工劳作。
如果把麦忙看作正餐(这可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的话,那么秋收就是饭后点心。放眼望去,青黄相间,百物待放。这儿栽几垄红薯,那儿撒一片芝麻,边上种几分大豆、花生,那是必不可少的。虽谈不上精打细算,但绝对是精耕细作。如此格局,机械化几乎无能为力,大部分要靠人工劳作。这场面,别说一家人全体出动,有时还要请几个“外援”来帮忙。
经过几天起早贪黑的劳作,别新运家的几亩地有点儿眉目了,玉米棒子收到家了,大豆、芝麻也收割完毕。“今天我们全家出动,要把花生从泥土里抖落出来。这活儿急不得,用力猛了,就会把秧拽掉,而花生却落在泥土里,还要用钉钯把泥土中的花生刨出来。”别新运说。
秋收,因为细碎繁琐,所以丰富多彩;秋收,因为有汗水挥洒,所以有颇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