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 宁 文/图
保育员在给孩子喂奶。
保育员与孩子们在一起。
市儿童福利院目前有190名孤儿、弃婴,他们中98%有先天性残疾,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他们虽然无法感受到亲生父母的爱,但他们在儿童福利院里享受着保育妈妈、特教妈妈、医护妈妈的悉心照顾。在这个大家庭里,孩子们每天快乐地生活、成长着。
随后,在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书记杨建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二楼养育室。“宝贝,来,妈妈喂你吃饭。慢点儿吃,别急……”儿童福利院的保育员张丽正在耐心地给孩子喂饭。
据张丽介绍,她已经在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两年多了。“我们是三班倒,每个班两个人,全天24小时看护孩子。”张丽说,他们这间养育室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吃饭、穿衣都要人帮助。今天有一名孩子发烧,她一直抱着他,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病情。现在孩子吃过药睡着了。
张丽说,第一天来福利院上班时,她感触特别深。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残疾儿童,一个3岁多的女孩见到她就开始哭。后来保育中心的一名老师告诉她,孩子认生,抱抱她就好了。她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起来,不大一会儿孩子就不哭了,还用小手摸她的脸。“当时,我一下子感觉重任在身,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张丽说。
记者了解到,因为福利院的孩子年龄不一,小一些的孩子需要保育员全天候照顾。给孩子喂饭、喂奶、换尿布、洗澡……“一天下来挺累的。但是如果今天哪个孩子冲你笑笑,或者咿咿呀呀地跟你说几句话,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张丽笑着说。
在福利院的操场上,有几个大一点儿的孩子正在玩皮球。“孩子们,别玩了,该写作业了。”一名工作人员走过去说。在这几名孩子当中,记者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张人予。“人予姐是我们中间的明星,她多次上过你们的报纸呢!”胡永超小朋友笑着对记者说。“我今年上初中了,记者叔叔。”张人予告诉记者,她在市二中上学。今年暑假,她还在瑞源教育学校上了两个月的小升初衔接班。
孩子们午休时,记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员利用闲暇时间整理尿布。这名工作人员名叫张凤梅,今年50岁。“这间养育室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有的才几个月大,一天需要喂七八次奶。现在趁他们睡觉,我整理一下他们的尿布,等会儿再把他们换下来的衣服洗一洗。”张凤梅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
“照顾婴儿最累,尤其是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每天晚上他们都会醒好几次。听见响动我就赶紧起来,几乎每两个小时起来一次,看看哪些孩子需要换尿布,哪些需要吃奶。虽然辛苦,但对于我来说,做这些轻车熟路,因为我以前照顾过几个孩子!”张凤梅幽默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