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烧秸秆不能一罚了之
□李玉荣
日前,市政府下发关于2015年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奖惩决定,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区进行奖励,对焚烧秸秆比较严重的给予批评罚款。(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秸秆焚烧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焚烧秸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近年来,围绕秸秆禁烧,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层层施压,环保、农业部门严防死守,如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行补贴、对焚烧秸秆的农户进行罚款。“不点一堆火,不冒一处烟”的口号常响于耳畔,结果还是屡禁不止。
“秸秆禁烧”,已经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为何有的地方焚烧秸秆依然屡禁不止?其实,农民也知道焚烧秸秆的危害,但面对补贴或处罚,为何还要焚烧秸秆呢?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补贴标准过低,往往还不够秸秆收割、打包、运送的成本。另一方面,农作物种植有季节性,如果不抓紧时间处理就会延误农时,下一季作物收成就会大打折扣。相对于补贴、罚款,将秸秆付之一炬成为农民的首选之策。
秸秆不仅是生产沼气的新能源,而且是编制工艺品、造纸、沤制肥料、培植双孢菇、加工饲料的好原料。只要科学开发秸秆资源,必将变废为宝。
笔者认为,与其严禁农民焚烧秸秆,不如给秸秆找一个好去处,变废为宝,比如,大力推广应用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实现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推广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既让秸秆有“用武之地”,又能给农民带来实惠。这样一来,还有多少人愿意焚烧秸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