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手中, 竹篾“行走自如”
花甲老人希望将手艺传承下去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我们社区的老刘不但心灵手巧,而且是个热心人,我们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昨日,家住市文明大道北段官庄社区的居民提起刘建成,都竖起大拇指,直夸老人正直善良。
热情的老大哥
一根根篾条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圈就编完了;一把劈刀在他手中上上下下,不一会儿就把问题全部解决了。
昨日上午,家住市文明大道北段官庄社区的刘建成禁不起邻居的央求,拿起工具给对方编起了竹筐。“这段时间忙,没顾上编东西,手都生了。”刘建成一边说一边忙,熟练的手艺让围观的居民赞不绝口。大家说,家里都有老刘哥送的竹筐,很实用。
今年63岁的刘建成老家在泌阳县,现在和老伴在官庄社区居住。刘建成称,编制竹筐的原料很简单,只需竹竿和铁丝,但是工序较繁琐。首先要把竹竿劈开,然后在水里泡几个小时。等竹子变得软一些,再削成篾条,就可以编了。
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刘建成十几岁时看村里人编竹筐、竹篓拿去卖钱贴补家用,就留意看别人怎么编筐。两个多月,他就掌握了技巧,开始以此赚钱养家。
“其实编竹筐很苦。小时候是自己琢磨着编,没有师傅指导,每天双手都血淋淋的,不是被竹片划伤,就是被刀片划伤。”刘建成说,他很快就掌握了编筐的技巧,这成了他养家糊口的手艺。
编了50多年竹筐,刘建成已经小有名气。刘建成说,虽然城市家庭很少用竹编制品,但他编的东西很受老年人的喜爱。虽然没有过多的市场前景,但他仍在坚持。他有个梦想:希望将竹篾编制手艺传承下去,因为这是现在提倡的一种环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