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9月18星期五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运多舛不丧志 硝烟战场勇杀敌

——尹卫东追忆父亲尹玉保

发布时间:2015-09-18 08:43:07  

 

□晚报记者         /

       94,市民尹卫东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称,他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后,感慨万千。得知本报正在征集“天中英烈”线索,他想把父亲的抗战故事讲给大家听。虽然父亲现在已经去世了,但父亲也是一名抗战老兵,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经过商量,双方约定97下午3时见面。

luf1509252.jpg 

尹卫东拿着父亲的转业证。

luf1509251.jpg 

尹卫东看着父亲留下的物品,心情沉重。

人物档案

尹玉保,男,汉族,1927年出生于驿城区胡庙乡韦岗村小尹庄,1944年入伍,在新四军第五师第四分区挺进四团任团部通信员。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参与作战50余次,被评为优秀通信员。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湖北分校毕业,是该校第一期学员。1953年转业,1980年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当年的小皮包还在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在约定时间赶到市雪松大道东段尹家木业店,见到了尹卫东。健壮、干练……这是尹卫东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尹卫东告诉记者,他是驿城区胡庙乡韦岗村小尹庄人。为了让记者更细致地了解父亲过去的经历,当日上午他特意赶回老家,把装着父亲证件的小包拿了过来。

这是一个背带很长的黑色小皮包,上面落满了灰尘,有些边角已经露出了线头。透过灰尘,记者依稀看到小包上面有一个五角星。尹卫东说,这是父亲转业时带回来的皮包。父亲在世时,常把这个皮包高高挂起,逢年过节都要拿下来擦擦。

说着,尹卫东从皮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打开塑料袋,记者看到里面的东西用一张广告宣传单包裹着。广告单被打开后,尹玉保的转业证、军功章、毕业证等展现在记者面前。

转业证上贴着尹玉保的照片,写着“尹玉保于194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在中南军区暂十四团一营一连任排长职务,现为加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特准予转业”。发证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证时间为19531130

这是一张黑白照片,有些泛黄,上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军区”的钢印。

照片上,年轻的尹玉保穿着军装,两眼炯炯有神,从中可以感受到军人独特的气质。

说起照片,尹卫东说,这是父亲1953年转业前照的,也是父亲留给他的唯一照片。

早年坎坷奔波讨生   

谈及父亲苦难、坎坷、不幸的一生,尹卫东留下了伤心的泪水。随着尹卫东的回忆,记者的思绪也被带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27年,尹玉保出生在原确山县(现称为驿城区)胡庙乡韦岗村小尹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尹玉保不满周岁就失去了母亲,12岁时又失去了父亲。父母去世后,家里只剩下尹玉保一人,没有地也没有钱,他只好外出讨饭。好心人看尹玉保可怜,经常接济他。就这样,尹玉保在乡亲们的关怀下慢慢长大。

尹卫东说,1942年,日军占领确山后,在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房子就烧,导致数千人无家可归。日军的罪行激起了尹玉保对日军的仇恨,他决心当兵。

1944年,几经周折,尹玉保找到了新四军,成为一名军人。尹卫东告诉记者,到部队不久,由于踏实能干,父亲被分到新四军第五师第四分区挺进四团任团部通信员。

“那时候,父亲每天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日本鬼子赶出去、消灭掉,不能让他们再伤害乡邻。”尹卫东说,这个信念一直伴随着父亲冲过枪林弹雨,英勇杀敌。

“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跟着李先念在大别山一带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尹卫东说,1944年,父亲刚到部队不久,跟着部队转战到舞阳。舞阳不仅是当时的军事要地,而且是日本人的一个据点,有许多日本士兵把守。

当时,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很差,手榴弹也是自制的,有时候扔出去根本不炸。这一仗,打得很惨烈。

“战斗中,突然一个手榴弹飞过来落在父亲身边,顿时父亲的腿血流不止。”尹卫东说,父亲和战友拼命反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取出腿上的弹片,父亲的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尹卫东称,从他记事起,父亲的左腿就一直疼。由于没钱医治,父亲只好多方寻求偏方进行处理。

每个星期,尹卫东都要跟着父亲到附近的山上采药。回来后,尹玉保把采来的药进行简单处理后,不仅煎服,还往腿上抹。这样,他腿上的伤痛才有所缓解,但维持时间不长。日复一日,父亲的腿伤就这样耗着,直到去世。

转业后不忘使命

1947年,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尹卫东说。

“父亲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参与作战50余次,被评为优秀通信员。”尹卫东说,由于参战多,父亲被送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湖北分校,成为该校第一期学员。

1950年,父亲在该校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被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毕业后,父亲被派到湖北军区军政干校,进行深造。”尹卫东说,父亲很珍惜锻炼的机会,按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

说着,尹卫东拿出一枚军功章说:“这枚军功章是父亲在湖北军区任职时获得的。”记者看到,这是一枚带着锈斑的军功章,正面写着“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字样,后面写着“1950年”字样。

尹卫东说,父亲的工作能力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952年,父亲被分到中南军区暂十四团一营一连一排任排长。

据尹卫东介绍,1953年,全国掀起充实农业发展、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高潮。父亲尹玉保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于是积极响应号召。当年底,父亲回到家乡,被分到当时的确山县臧集乡任乡长兼治安主任,享受干部待遇。

1958年秋,尹玉保因历史问题受到牵连,被下放到村里。

回到村里后,尹玉保时时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按时交纳党费。

采访中,尹卫东从塑料袋里拿出父亲的党员证,记者看到上面盖着许多交党费的印章。

自力更生勤劳朴实

1955年,经人介绍,父亲与母亲王玉芳走到一起。”尹卫东说,结婚时,父母借住在邻居家里。后来,父母省吃俭用,盖起了两间草房。

尹玉保常常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尹卫东说,父亲告诉他,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有能力报答社会了,就应该为乡亲着想。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打野兔父亲都是满载而归。”尹卫东说,回到家,父亲把个头大的野兔挑出来,让他给乡亲们送去。到吃饭时,全村上空都飘着香味。

“父亲严格要求自己,做事特别认真。他对党忠诚,从来没向组织要求过什么,生活很朴素。这对我们影响很大。”尹卫东说。

“长期以来,父亲除了腿伤外,身体一直很好,反而母亲的身体不好。”尹卫东说,1980年农历七月十九日中午,母亲擀面条,父亲在灶前烧火时,突发脑溢血。家人慌忙用架子车拉着父亲向医院跑。没想到,还没赶到医院,父亲就去世了。经受不了父亲去世的打击,疾病缠身的母亲于3年后去世。

父母去世后,尹卫东辍学了。后来,渐渐长大的尹卫东开始跟着师傅学木工手艺。经过几年的学习,尹卫东的木工手艺得到大家的认可,开始下乡跑着干活。上世纪90年代,尹卫东经常是干完这家的木工活,转战到那家继续干。

尹卫东称,他姊妹六人,只有二哥成年后到新乡谋生,后在新乡成家,其他人都在驻马店,都是普通劳动者。多年来,他们始终坚守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原则,生活过得平静而幸福。

采访结束时,尹卫东说,历史太过久远,故事渐被遗忘。他觉得父亲这辈子挺不容易,只盼望着父亲作为老兵的身份能被认可,坟墓能被重新修葺一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