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 杨/文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
本报讯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移动浪潮风起云涌。‘互联网+传统媒体’能成就什么?信息提供商?生活服务商?数据运营商?传统媒体正行进在一条没有标准答案的路上……”9月17日,在第六届河南报业市级党报高层论坛上,萧山日报总编辑王平作了媒体融合跨界发展专题报告(如图)。
勇敢迈出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的步子
王平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新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尤其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后,全国各报社纷纷探索媒体融合,媒体融合正在成为传媒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同时,为了应对报业广告的断崖式下滑,各家报社纷纷转型,进军多元产业,踏上纸媒跨界发展之路。
“融合的目的是自我救赎和可持续发展,融合的结果是开拓新的产业状态和生产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融合之后找到新的增长模式,才是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融合即跨界。传统媒体要在做好主业的同时,认真分析自身资源,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勇敢地迈出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的步子。”王平说。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如何检验融合是否成功呢?王平说,可以从新闻和经营两个方面检验。在新闻层面,可以看是否改变了单向的传播模式,提高互动性,实现立体式、滚动式发布,是否提升了传播力。从经营层面,可以看是否走出单纯依靠版面广告模式,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的立体精准营销,是否提升了市场力。
用户对传统媒体的转型至关重要
王平还强调了“服务用户”的理念。王平认为,打造融合工程用户至关重要,因此用户在哪里,媒体就要覆盖到哪里。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问题很重要,它对传统媒体的转型生死攸关。传统党报纸媒的用户到底在哪里?核心用户是谁?潜在用户又是谁?只有研究用户、分析用户、服务用户,身边有了忠诚和坚守的用户,才能去做融合的事情。”王平说,用咨询满足用户,用服务成就用户。成就了用户,也就成就了报业自己。
而服务用户,取得用户的信任离不开慈善和公益。“慈善和公益是我们手中的一把独门武器,也是把潜在用户打造成目标用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对公益和慈善的报道要不遗余力,留住潜在用户心底深处的那一份感动和信赖。”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