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
本报讯 昨日中午12时20分,31岁的景丽接着女儿后,立即赶到天中广场会展中心。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带着女儿逛各省市的展厅,手里提着刚买来的红枣、花生糖等。“我们娘儿俩特别喜欢美食,我们准备狂购。”景丽笑着对记者说。
据景丽介绍,她是驿城区橡林街道王楼社区居民。自从五年前在驻马店定居后,每年举行“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她都会和家人一起逛。刚开始的那两年,她和家人只是到会场看看热闹,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购买很多东西。
2012年,景丽和她老公逛会场时,老公看中一件棉大衣。这件棉大衣350元。虽然她觉得有些贵,但还是根据老公的意愿买了。没想到,家里人对这件衣服赞不绝口。
据景丽介绍,随后的两年里,她每年都会去会场购物,购买过枸杞、海带、糕点、葡萄干和外地参展商带来的土特产。自从会场设置境外展厅后,她购买了不少在国内买不到的水果、饮品。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从购买的产品类型就可以看出来,吃的、喝的、穿的,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景丽说。
“其实,我今天来会场除了淘一些美食外,主要是想在这里找一份工作。”景丽偷偷地告诉记者,她带女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经过,对展示的传统手艺很感兴趣,想拜那些艺术家为师,这样她不仅能学到一 门手艺,而且能帮老公减轻一些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