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国企业合作寻找更多机会
——访智利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卡洛斯·帕拉
□晚报记者 杨 丽/文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
“我很喜欢驻马店这个城市,虽然城市不太大,但是平衡感很好。”
称赞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首屈一指
由于语言不通,记者和卡洛斯·帕拉的沟通需要靠翻译来进行,但卡洛斯·帕拉每次听完翻译的问题之后都能快速地回答记者的提问,让记者感到,他对中国非常了解,而且对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了解很深。
卡洛斯·帕拉说,河南的农产品加工在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中是首屈一指的,自己对河南以及驻马店的农产品加工业前景非常有信心。
通过翻译,卡洛斯·帕拉告诉记者,因为河南面积大,人口多,有很多偏远的小城市,但是河南通过“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将各地的农产品进行了分销和沟通。把驻马店打造成一个非常便利的农产品的集散、分销区域,这需要政府有很强的决策能力才能做到。
希望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和中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我代表智利政府来参加这次盛会,并不是为了销售产品,而是为了和中国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卡洛斯·帕拉说,尽管智利离中国很远,中国在太平洋的这一边,而智利远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但是智利及智利周边的一些国家,比如巴西、阿根廷,都希望和中国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卡洛斯·帕拉说,智利的种植业、果木花卉以及畜牧业都比较发达,希望在这些方面和中国能够合作。他这次代表智利政府来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就是希望能够寻求更多的机会和中国合作。
通过这次大会为智利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合作找到契合点
“我们和中国的合作可以有两种形式。”卡洛斯·帕拉说,目前,政府已经将和中国的长远合作纳入到规划过程中来。如果和中国合作,有两种形式可以考虑,一种就是将智利有特色的农副产品输入到中国,但是这种形式不够好。另外一种就是智利到中国来投资,和中国的企业合作。
卡洛斯·帕拉说,第二种合作形式可以更加深远地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同时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让双方的企业沟通更加便利,同时拉动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他希望能够借助“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为智利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合作找到更多机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品尝了驻马店的美食 感觉不错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过努力,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食品出口大国。”卡洛斯·帕拉说,他对中国食品的期望和对自己国家智利的期望是一样的。“也许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他说,他很喜欢中国的食品,这次来到驻马店,自己也品尝了河南驻马店的美食,感觉不错。
卡洛斯·帕拉说,前一段时间,智利向中国输入了15000只小母牛,智利政府希望通过这些小母牛,给中国人民提供放心的好牛奶。当然智利政府也希望,以后这样的合作越来越多,而且能够长久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