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签约
本届盛会共征集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685项
□晚报记者 杨 丽
本报讯 9月6日上午,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驻马店市会展中心举行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邀请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加工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新专利、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信息发布,科企技术对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刘明国、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河南省科技厅总农艺师王学文、驻马店市副市长冯玉梅出席仪式。河南省农业厅巡视员薛豫宛主持签约仪式。
部分科研院所现场发布科研成果
当日上午,会场设置了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展示区,近40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400多项技术成果进行现场展示、推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农产品加工科研成果现场发布。食品级浓缩磷脂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南方易腐果蔬微气调贮运技术与装备、高水分组织化大豆蛋白生产加工技术、留胚米加工关键技术等一批新专利、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信息进行发布。发布会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和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一些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10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
据了解,会前,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组委会,通过向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广泛开展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征集活动,共征集到163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179项,向国内4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征集到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685项,并将征集的科研成果、技术需求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官网上进行发布,有效地促进了信息互通共享。
经过会前积极沟通,进行科企对接,目前,已促成6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0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达成科研成果转化合作意向79个。
当日上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安徽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新型调味食品技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呼伦贝尔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油菜籽高效加工技术现场签约,此外还有秸秆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腰果加工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等10个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在会上正式签约。
科企双方要“互动”
“开展科企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本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刘明国在讲话中说,开展科企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既是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难题和需求,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的必然选择,更是科研单位形成从企业需求中来再到企业应用中去、从需求向研发“反弹琵琶”机制的有效路径。
就进一步促进科企对接,刘明国提出,科研单位要“接地气”,进一步深入企业和农民群众,广泛征求企业和农民的技术需求,切实提高科技研发攻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科企双方“互动”,围绕行业动态、技术成果、技术方案等开展更加深入的互动,相互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科企互动常态化。要共同推动合作效益最大化,科企双方要利用好大会这个对接平台,抓住机会、互惠双赢、合作发展,不断探索科企对接新思路和新机制,力争取得最大的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