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9月01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友圈]爱研究戏曲的小伙儿

发布时间:2015-09-01 08:32:01  

 □班永威

80后王乐的QQ、微博、微信的名称都是“戏曲人生”。他说,听戏、唱戏、研究戏曲,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从事专业的戏曲工作,但是,戏曲给予他的滋养教化,将伴随他的一生。

听戏20多年

今年30岁的王乐四五岁就开始听戏,并且能跟着咿咿呀呀地学唱,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他听的第一种戏是河南的一个小剧种:太康道情,是在一盒磁带里听到的。磁带正面是《王金豆借粮》,剧情是家道中落的书生王金豆,大年三十没有饭吃,只好到未婚妻家借粮食,受到未婚妻及嫂嫂的款待。磁带的背面是《金玉奴》,讲的是花子头的女儿金玉奴救了穷书生莫稽并帮助他攻读,莫稽得中进士后却嫌金玉奴出身贫贱,在上任的船上将金玉奴推下江。年幼的王乐把这两出戏当成了一出戏,非常恨王金豆,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坏,人家对他那么好,他却忘恩负义,把人家推入江中。

他人生的第一堂课是戏曲,戏里的故事给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深深地爱上了戏曲,甚至一度想去学唱戏。但是由于家人不支持,年幼的他未能如愿。小时候从收音机、电视机里听戏,后来买磁带、光盘,他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听戏上。曾经为了看戏,他天天熬夜,以致休息不好流鼻血,也曾经用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了当时很贵的陈素真的《梵王宫》和崔兰田的《桃花庵》两盒光盘。网络普及后,他每次上网只浏览戏曲网站,下载戏曲唱段。现在他电脑中保存的戏曲,毫不夸张地说,不吃饭不睡觉,一个月也看不完。

进行戏曲研究

戏听多了,自然想研究。他购买了《豫剧唱腔音乐概论》、《中国戏曲志·河南卷》、《豫剧艺术汇总》等相关书籍,寻找机会向剧团的老师虚心求教豫剧板式及剧目问题,有模有样地研究起豫剧的唱腔板式、豫剧的历史演变和相关艺术家的演艺经历。近年来,他陆续向唐(喜成)派弟子叶华,豫剧大师桑振君的弟子刘伯玲、赵贞玉,桑振君的女儿崔婉琳等求教老艺术家的演艺经历。

随着博客、微博、帖吧等的兴起,王乐在网络上陆续发表了《豫剧名家对豫剧的贡献》、《豫剧坤旦年龄层划分》等文章,有的文章还被百度百科等转载引用。他通过QQ聊天群,向全国各地喜欢豫剧艺术的朋友讲解简单的豫剧知识,义务给他们传送各种豫剧唱段、曲谱和剧照,尽最大的努力宣传豫剧艺术。他做这些事感觉很快乐,从来没感觉到累,并且越干越有劲。

生活中的王乐是一个很“宅”的人,不吸烟、不喝酒、不泡吧,也不喜欢应酬,闲暇时就在家里看书、听戏。用他的话说,哪一天不听戏,就感觉生活少了点儿什么。笔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痴迷戏曲,他说:“戏曲里表现的大忠大孝、大智大勇、大善大恶、大美大义,提炼了传统道德里的精华,是中国人世代传承的道德范本,值得我们发扬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