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松
喜欢文学艺术,还需要理由吗?若需要,仅此一字——爱,因为爱它,而且爱得发狂、爱得成痴。这样自然而然就成为文学艺术的“白痴”、“傻子”。若问谁甘当文学艺术圈中的傻子、孺子牛,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愿意,因为搞文学创作、艺术创作就要这样!
搞文学艺术创作,就必须倾尽毕生心血,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托付给文学艺术、奉献给文学艺术,充分挖掘自己的文学艺术潜能,在文学艺术的长河中接受洗礼。
伟大诗人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不正是拥有博大胸怀的表现吗?心向文学艺术,痴心于文学艺术之中。譬如:走路时、谈话间、思考中……都有自己文学艺术的存在。然而,在文学艺术的境界中我们应该充当一次“傻子”,应当“痴”一回。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那样,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体会,当时的人们都说他是白痴、傻子,写那些无用的东西,就连自己深爱的女人也这样说他。就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红楼梦》这部著名古典小说仍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它赞不绝口。这不正是作者浪费时间、充当白痴的结果吗?
在文学艺术方面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就必须有超人的想象力、毅力。把自己的超人感知发挥出来、挖掘出来,这样才能“悟”出其中的奥秘。刘熙载“笔性墨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深刻道出了创作的理性,创作和自己的性格情趣有重要关系,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求作品的源头,从实践觅取作品的材料,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悟其理,悟其律”。有超人的悟性,就要静下心思,放下杂念,钻进去。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在《悟》诗中这样写道:“同是一粒豆,两种前途在。阴湿覆盖中,养成豆芽菜。娇嫩盘中珍,聊供朵颐快。如或落大地,雨润日光晒。开花结豆荚,留传代复代。春播一触种,秋收千百袋……”什么力量支配他老人家,以惊人的毅力为中国数学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呢?肯定是悟性。
让我们搞文学艺术的人都痴一回,充当一次傻子吧!让自己永远在文学艺术的田野中耕耘,永远在艺术的太空中遨游,不断在自己的文学艺术道路上超越,用文学艺术的彩笔描绘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