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8月27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方式在变爱没有变

发布时间:2015-08-27 08:59:12  

 □董莉莉

写情书、发电报、发传呼、打电话,从情意绵绵的书信到互联网上跨越大洋的即时聊天,人们的联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书信夺回的爱情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市民逐渐冷落了书信。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写信却是人们最常用的联络方式。

“看,这就是当年我和爱人互写的情书,它们可是我俩爱情的见证。”在市富强路的一处独院里,50多岁的女主人王娜拿出珍藏多年的信件,足足5沓。看着这些已成为“纪念品”的信件,李娜笑着说:“也不知道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要说。”

王娜和爱人有一个20岁的女儿,生活美满。李娜经常对女儿说:“如果不是依靠书信的沟通,很可能你爸就被别人‘横刀夺爱’了,也就不会有你了。”原来,那时王娜的男友在当兵。一名女兵经常帮他洗衣服、送他小礼物,几次三番对他表示好感。他一度在王娜和那名女兵之间难以选择。还是那一天一封情意绵绵的书信感动了王娜的男友,最终作出了和王娜共度一生的决定。

IC电话亭里“打出来”的媳妇

“那时候打长途电话很难,排队特别累不说,打得时间长了别人还不乐意,一直在旁边催你。学校周边每个IC电话亭前都排着长龙。”市民李常水回忆道。

李常水说:“上大学的时候IC电话亭正流行。虽然经常出现通话声音模糊等现象,但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已经非常好了。高中毕业后,我和心仪的女生在两个地方上大学。为了把女同学变成女朋友,我经常一下课就跑到IC电话亭抢电话,煲电话粥。大学毕业后,她成了我的女朋友,现在成了我的媳妇。”

网络让她近在眼前

“现在如果没有网络,会感到生活好像少了什么。”唐杰森笑着说。

唐杰森结婚已两年。她的老婆去年去国外进修,虽然远隔万里,可他并没有距离感和孤独感。因为每天下午,他都会准时收到老婆通过互联网给他打的电话和发的短信,晚上睡觉前还会和她在网上视频聊天。

因为有了网络,唐杰森生活过得很充实。除了和老婆每天在网上交流外,他还和上海、广州等地的亲戚通过网络互通信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