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袁 敏 张丽丽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到南方实现梦想,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又回到了家乡。如今,他在市区当起送水工,告别了“白面书生”的日子。昨日,记者采访了这名年仅30岁的送水工——王培立。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春晓街中段见到王培立时,他和母亲正从三轮车上卸桶装水。只见他用左肩轻松地扛起一桶水,右手又提了一桶,稳稳地把水送进店内。看着儿子老练的动作,母亲朱女士心疼地说:“我家培立以前可是个文弱书生,送水让他锻炼成今天的样子。”
据朱女士介绍,他们来自西平农村,儿子王培立今年30岁,毕业于黄河科技学院。刚毕业的那几年,王培立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跑到南方追寻自己的梦想。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他最终决定回到家乡。
2014年,王培立和妻子走入婚姻的殿堂,两人决定来到驻马店创一番事业。经过考察,他们看中了送桶装水的生意,并于今年初开了一个店。万事开头难,在刚开始的一个月里,王培立不仅难以适应送水工的身份,而且忍受不了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
“桶装水最重的20公斤一桶,提两桶上楼对经常锻炼的人来说都很吃力,别说培立这样没有干过重活的人了。”朱女士说,那时候儿子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都会躺到沙发上歇半天,吃饭也没有胃口。但王培立从来没有向母亲诉过苦,也从没说过不想干。
因为坚持和努力,王培立的生意渐好,每天平均有60多个订单。由于他负责的区域属于老城区,有电梯的楼房非常少,他经常要提桶装水跑到五楼、六楼。半年下来,王培立的体重减了10公斤。
妻子刚生完宝宝,店里靠王培立一人支撑。为了帮儿子减轻负担,朱女士从老家来到市区照看孙子。谈起未来的打算,王培立称他要多挣钱,在市区买一套房子,让年迈的父母搬来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