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 丽
“连续参加了17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每年都有新的感受。”8月11日上午,驿城区文化馆馆长杜海军谈起多年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感受时,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杜海军告诉记者,从第一届会议开始,他就以一名文化系统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会。目前,我市成功举办了17届大会,他参与筹备了17届大会的文艺宣传演出活动。
“刚开始,规模没有这么大。”杜海军回忆说,当时参加会议的外地客商少,商户大多来自我市各县区。现在,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客商都会来参会。当时的文艺演出宣传也很简单,就是在大会开始之前,表演一些我市传统的文艺节目,如舞狮子、豫剧、小品之类的传统节目,节目形式比较少。
杜海军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会议上表演的节目也开始丰富多样。“现在会上的文艺表演,基本代表了我市的最高水平。”杜海军说,因为“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越办越好,在文艺宣传演出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需要,文艺演出就必须“上档次”。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加快了我市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速度,也有力地传播了中原文化,传播了天中文化。”杜海军说,驻马店地处中原,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名胜古迹和名人轶事,但我们的传播平台不多,很多好的文化精髓并没有宣传到全国各地,而“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举办,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驻马店。这些客商在观看我市文艺演出的同时,也了解了我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