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爆炸事故
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已展开救援
两次爆炸相当于24吨TNT
出事货场目前至少还存放700吨氰化钠
12日晚11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剧烈爆炸,爆炸火光冲天,引发的烟尘高达数
救援
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
已展开救援
截至昨晨5时,天津消防总队共调集23个消防中队的93辆消防车、600余名官兵在现场全力灭火。
距离核心爆炸现场1公里位置,仍是浓烟滚滚,火源仍在燃烧。由于现场危化品放置位置不明,可燃物成分复杂,救灾指挥部决定暂缓救援。据消防官兵讲述,可燃物溅洒在地面上颜色特殊,成分难以分析,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
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217名官兵13日下午陆续赶到天津滨海新区,并进入爆炸现场展开救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为主体的国家核生化应急救队正在展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正在一台红外遥测车上工作的该团副团长季书民说,下午1时45分首批队员抵达现场后,立即与地方有关机构开展对接,对仓库内物品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并立即展开有毒染体检测。目前他们的任务是迅速了解毒染气体的分布范围、浓度等情况,根据指挥部要求展开洗消工作。
“根据对毒染气体的初步检测,我们已经建议对救援部队向上风口进行了转移。”团政委杜江说,从可见的浓烟来看,可能仍有一些不明的有毒有害物质留存,目前,他们已派出4组队员穿着重型防护服,携带检测设备到爆炸现场开展抵近侦察。
从距现场1公里外看去,爆炸现场仍是浓烟滚滚,白烟和黑烟交织,明显有刺鼻的味道,眼睛也有刺激感。
影响
“天河一号”人工关机
距离爆炸现场仅几公里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楼房受损,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正常运行,出于安全考虑现已人工关机。
在爆炸的冲击下,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满地碎玻璃,局部天花板掉落。中心主任刘光明和工作人员冲进天河机房,发现“机器还在正常计算”。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将机器关机。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建于2009年,安装有2010年11月夺得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第一名的“天河-1A”系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千万亿次计算机的科研和公共服务机构之一。
两次爆炸相当于24吨TNT
发生爆炸地点位于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距离天津市区约50公里。据央视报道,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至少发生了两次。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称,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
目击者称
天上腾起蘑菇云
据目击群众介绍,爆炸引发的火球达二十多层楼高,并伴随巨大响声、烟尘,许多居民家里房屋门窗被震碎。“我家住在海港城,当时正准备睡觉,看到窗外有火光,紧接着就看到巨大的火球冲上天空,玻璃和门都被震碎了,我丈夫被气浪冲倒在地,受了伤。”提起半个小时前发生的一切,市民王薇(化名)惊魂未定,她告诉记者,当时听到了两声巨响,中间间隔30秒钟左右,所有邻居都以为是地震了,纷纷跑下楼,后来才知道是爆炸。爆炸地点距离我们家大概十几公里。
邵女士的家距爆炸地点不到700米,爆炸的冲击波使她家中门窗全部变形,客厅灯直接炸飞,阳台木门被炸碎。
目击者描述,当时一声巨响后,大约3秒就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波,10秒钟以后,火光变得更大更亮,随后又一声巨响后迎来更强大的冲击波,就看到天上腾起一片白色的蘑菇云,路灯瞬间熄灭。
千余全新车辆被焚毁
昨日5时许,在距离爆炸现场南侧不到400米处,约四五个足球场大小的停车场上,停放的上千辆全新汽车,被焚毁仅剩框架。这些车辆包括大众甲壳虫等多款车型。大多数汽车车内可燃部分,已燃烧殆尽,仅剩下黑漆漆的车体框架,汽车窗户玻璃碎裂一地。
爆炸发生时正在国美电器门口小摊买东西的杨女士说,“突然看到好大的一个火球,然后就炸开了,地面有很强烈的震感,附近车、大楼都摇动了,感觉整个人都飞起来了。”
一位来自湖北荆门的农民工和千余位工友遭遇了此次爆炸。第一次爆炸,他们以为发生地震,床被掀翻。随后,又有一次更猛烈的爆炸,工棚被掀翻。他们多数只穿着内裤逃出来,直到早晨才找到衣服。
出事货场
至少还存放700吨氰化钠
昨天下午5时,发生爆炸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12日晚他在睡觉时听到爆炸声,平时都住在货场的他,立即让人报警。正在现场协助救援的他强调,事故发生时先爆炸后起火。
据现场消防指挥部消息,当时发生爆炸的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等物质。这些固体物质遇热、碰撞都容易爆炸。此处已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已检出液碱、碘化氢、硫氢化钠、硫化钠等4种物质。另据厂家反映,出事货场目前至少还存放700吨氰化钠,这些剧毒化学物分别装在木箱和铁桶中。50公斤一桶存放在集装箱里。
目前消防救援人员正全力处置氰化钠,已准备15%的双氧水,准备将它们拉走,但据现场检测,下水沟里已检出氰化钠,说明氰化钠已经泄露。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