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能成为贪腐的借口
□刘学华
但凡贪官落马,照例都要作一番忏悔,剖析自己一步步堕入深渊的心路历程。人生最宝贵的是自由,失去自由的痛苦有时候要甚于死亡,所以一些贪官声泪俱下的忏悔令人动容,既是他们黯然退出政治舞台的谢幕词,更是后来者不绝于耳的警钟。
“自己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坐久了,感觉工作干得不错,但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心态开始失衡,从第二任县委书记开始,就只想着怎么多挣钱了。”这是河北省大名县亿元巨贪原县委书记边飞作的忏悔。与其他贪官的表白不同,边飞的话语多少流露出的是委屈和无可奈何。“本县”干得这么好,“下一步应该到市里工作”,可就是去不了,边飞很委屈;既然升迁无望,那“本县”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拼命捞钱了。这是边飞的无奈。
不能升迁就贪腐,这是个匪夷所思的混乱逻辑,很像俗话说的“破罐子破摔”。一般人破罐子破摔,是前途无望而日子又实在过不下去且被人看不起时才有的绝望之举,边飞显然不同,工作能力强,业绩好,无论如何是不该绝望的。边飞一绝望,那些举着破罐子的人反而要无所适从了,那些长期默默无闻工作在基层的同志又情何以堪呢!
边飞如是忏悔,而不像有些落马官员那样以“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开场,痛心疾首地诉说如何放松人生观和世界观改造,以至于沦为人民的罪人,可能表明其还算是一个真诚的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因未获提拔而心理失衡者,边飞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这种非此即彼、要么升官要么发财的为官心态让人震惊,也让人民群众心寒:他们不安心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只想把政绩当作晋升的阶梯,把权力当作敛财的工具。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拿未获提拔来为自己的贪腐堕落开脱,其实有些牵强。卖官鬻爵,滥用职权,八年受贿百余次,贪腐金额过亿元,边飞扭曲的人生轨迹充分说明,私心太重,心里仅有个人的前途和私欲,这样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是无法真正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出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党员领导干部正确的从政观,是服从组织分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边飞曾经创造的工作业绩,上级组织一定也是看到的,将其从经济相对发达的永年县调任较为贫困的大名县,或许有更为深层次的考量,是要进一步发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让大名县尽快摆脱困境,让大名县的老百姓早日过上好生活。是升迁做更大的官,还是在一个更具挑战的环境里奋发图强,踏踏实实做更有意义的事,一个正派的有事业心的党员领导干部是不难作出正确抉择的。边飞的腐化堕落不但令人惋惜,更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