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8月05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报名之际家长希望孩子进好班

发布时间:2015-08-05 08:46:04  

 □张龙

最近一段时间,又到了中小学报名的时间了,由于现在上学按照严格的学区划分,挑选学校已经不是太现实,但是挑选一个好的班级却成了一些家长的头等大事。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让孩子分到好的班级,遇到个可心的老师。什么样的班才是好班?哪样的老师才能让所有家长满意?

最近笔者接到不少朋友的电话,希望笔者能帮忙联系一下校长,把自己的孩子分到好的班级。笔者归纳一下,家长想让孩子进的好班标准,希望找个脾气好的老师,因为孩子性格急躁;希望找个严格点的老师,可以多管管淘气的儿子;甚至还有的家长只提出希望老师责任心强。“没有责任心能当好老师吗?当了班主任,能不关照自己班里的孩子吗?特别是新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时时刻刻的关照。”因为是熟人关系,笔者只好把这些家长的想法反映到一部分校长那里。

事实上求分好班,每年不少中小学的校长、教务主任都收到过这样的拜托。孩子刚上小学,希望有位负责任的班主任关照孩子;孩子上了初中或高中,希望能进入骨干教师搭班的重点班;升入毕业年级,想换个经验丰富的把关老师……家长们托人烦窍,想让孩子挤进好班,接受最好的教育。市区一重点中学的教学副校长说,每到新生分班或毕业班重新调整老师,总有家长几经周折找到主管校长或主任,希望分好班的愿望非常强烈。

什么样的班才是好班,各有各的想法,我们听听学生、家长、老师还有校长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要有很多好朋友

家长托人给孩子找好班,孩子自己心中也有一套“好班”的标准。市二十一小学五年级学生航航说:“妈妈认为班里都是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班,我可不这么想。成绩好的学生多了,竞争也厉害,有时班里前几名做什么课外题都互相瞒着,不说实话。我觉得还是班里同学能玩到一起的,才是一个好班。最好老师也是亲切可爱型的,才能感觉没有距离。”

市第九中学的晓彤说:“从小学到初中,妈妈一直都找关系把我送进她认为的好班,我所在的班成绩还真是在年级里挺靠前的,这也给学习不太优秀的学生很大压力,大家都较着劲,参加集体活动都先考虑是不是会耽误学习。另一个同学的班学习成绩很普通,可是班里氛围特别好,谁有困难了,不用老师说,大家都帮他想办法。我就特别羡慕那样的班级,每个同学的关系都不错,都是朋友,不像我现在的班,只有个别几个聊得上来的朋友。虽然老师挺愿意跟学生当朋友的,可总不如多几个同龄的朋友更好。”

家长:希望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责任心强的班主任

学生家长赵女士说,儿子从小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所以希望老师能多照看两眼孩子,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要过分地批评。至于学习方面,因为刚上二年级,也没有什么要求,跟上大流就行。

学生家长许女士对老师的要求就要高得多,因为她的儿子今年要上高二了。许女士觉得,教学经验丰富是对高中老师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孩子刚刚分了文理科,各个学科都要给高三复习打好基础,学校调整班级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表达了想配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的想法。孩子上了高中,一些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想纠正也不太容易,如果遇上会教甚至懂得考试脉路的老师,孩子不是少走好多弯路吗?

老师:学生守纪律 班级好管理

小学班主任王老师说,家长和学生希望分个好班、找个好老师的想法无可厚非,老师是不是也有权要求分到一些好学生呢?有教无类是为人师的基本要求,但老师也是有自己性格特点的人,难道也能根据自己的性格或喜好来选择学生吗?老师们也有自己心中好班的标准,比如希望班里的学生能遵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学生少一点等等。

张老师带了多年的初中学生,她表示,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都很强,老师如果把自己的想法都强加给学生,班级反而不好管理。在中学,师生彼此尊重,班级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的班级就是一个好班,不能要求学生人人都对老师言听计从,有活力、班级氛围好在师生心里都应该算是好班。

校长:沟通良好的班级才是好班级

市区一重点学校的付校长表示,分班这件事确实众口难调,因为家长对老师的评价和好班的标准多种多样。孩子性格内向胆小,家长就希望老师是个性格温柔的人,遇上淘气的孩子,家长就盼望有个严厉的老师时刻盯着孩子,可一个班的任课老师就几个人,怎么能对应上几十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呢?小学生的家长现在并不过多看重成绩,反而从孩子性格特点出发,希望分个跟孩子“投脾气”的老师。按照居委会或报名顺序、男女生比例是很多学校的分班原则。其实,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轮换在每所学校都非常频繁,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跟自己投脾气的老师,也能在这几年中适应更多的老师,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建议家长也不要暗示孩子哪些老师好,哪些老师不好,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与不同特点的老师沟通交流。从老师角度,也希望与自己的每个学生对上脾气,了解自己的学生,品德培养、习惯养成以及知识的传授,都要在师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说,家长和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良好沟通的班级,才可以说是“好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