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7月29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穷游VS富游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5-07-29 08:00:42  

□万华翼

 

暑期一直是学生游的旺季,很多孩子已出游或正计划出游。笔者走访中发现,我市大部分大学生出游开销远低于中小学生。

大学生爱精打细算“穷游”

穷游,顾名思义,就是花很少的钱,完成理想的旅行。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我市不少回家的大学生,已不再愿意跟着父母或旅行团出游,不少人选择“穷游”式自由行。

闫晓雪目前是大三学生,每年暑假她都会外出旅游。今年5月,她就开始制定今年暑假的旅游计划。

“一般出游预算在2500元左右,不超过3000元。”闫晓雪告诉笔者,去年暑期,她与4名老同学一起去云南旅游了一周,每人花费2000余元。

“我每次出游都是和同学一起,约35人。”闫晓雪说,暑期旅游中的吃住安排是她最先考虑的问题,且吃住消费不到总花费的一半。她和同学旅游时一般喜欢住农家乐或青年旅舍,与同学平摊后,一晚住宿费50元左右。住酒店要贵不少,所以他们极少住酒店。闫晓雪告诉笔者,她刚和3名好友从杭州游玩回来,这次每个人花费都没有超过2300元。

随后,笔者采访多名大学生发现,大多数学生暑假出游会选择云南、厦门、杭州等作为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通常为4~7天,花费一般为15003000元。

“出发前我们会上网查找免票或者门票便宜的景区。”闫晓雪告诉笔者,他们一般选择坐火车到目的地,“到新城市后我们会先买地图,然后选择就近的景点游玩,最好步行能到。”

中小学生多“富游”

父母“埋单”

笔者采访时发现,中小学生几乎都跟团游,而且不少人会跟随父母或亲戚去海外旅游。

“一放暑假,我就和表弟一起报名参加了海外夏令营。在夏令营,每天都有旅行社的叔叔阿姨陪着,还有一群小伙伴一起玩,感觉无拘无束。”目前正在读初中的李佳辰说。

李佳辰兴奋地向笔者描述了她的异国之旅:吃住行都由大人安排好了,自己只要跟着大家逛景点、做游戏就可以了。

“几天后我们全家就要出发去香港迪士尼了。”中学生王润安告诉笔者,83,他和父母准备启程到广州玩几天,在那里品尝美食,然后去香港。

“我们这次旅游的预算是一万元左右。我想在香港给孩子买一些电子产品。”王润安的妈妈告诉笔者,孩子平时学习很辛苦,根本没时间出去旅游。

“带着孩子出去玩,要吃好、住好。出门在外,如果生病就得不偿失了。”王润安的妈妈说。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与王润安妈妈有相同想法的中小学生家长不在少数:吃好、住好、玩好,甚至还要满足孩子的各种购物要求。“富游”成为当下中小学生的主要旅行方式。“带着孩子出去玩,不就是图个开心吗?”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看法。

“穷游”有风险   旅途须谨慎

20多年前,“穷游”刚进入中国就受到热捧。然而后来,伴随着“穷游”的花样翻新,出现了一些“标新立异”的“穷游”者。比如,一些女孩子,她们不是学生,也不工作,戴着大草帽,穿着碎花长裙、高跟鞋,留着披肩长发,一开口就是各种“明媚”、“忧伤”,说要去“离天最近的地方”净化心灵,说人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香格里拉……她们并不像欧洲学生那样去研究怎样坐公交最便宜,认为那样“太费劲了”,而是直接在荒郊野外的路边,用各种方式“蹭车”。但是,社会复杂,哪有那么多便宜事?

一些人为了“穷游”,逛景点决不掏钱买门票,常常“不走寻常路”,或去深山老林里“上天入地”一番,以“彰显”自己有别于“俗人”。

“‘穷游’要量力而行。”经常出游的刘先生表示,即使“穷游”也要保持理性。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确保安全。其次,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尊重他人也是保护自己。“穷游”也要游得有尊严。

“富游”

莫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

对于“富游”,不少人指出,要避免让学生之间习惯性地互相攀比自己的暑期游,展示自己旅行中的种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享受。家长应该适当规划,理性选择旅游方式。

市民女士表示,今年暑假她带着孩子去厦门玩了一趟。“放假前,孩子总和我说班里的哪个同学要去东北玩了,哪个同学要去海南玩了,一再要求我带她出去玩。”女士认为,这种风气很不好,家长在给孩子安排旅游的同时,应该让孩子对旅游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让孩子产生“攀比旅游”的心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