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7月28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薯大王”叶启营连续17年参加农洽会

发布时间:2015-07-28 07:49:48  

 

开栏语:1998年以来,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一“国”字头盛会已连续在我市成功举办了17次。广大市民、客商和工作人员是17届盛会的受益者,也是见证者。为迎接第18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我市召开,本报从即日起开设“我看‘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栏目,邀请广大市民、客商和参与大会服务的工作人员聊聊自己的参会故事,敬请关注。

“红薯大王”叶启营连续17年参会

红薯订单源源不断

红薯新品种即将上会

□晚报记者  李玉荣

“每年的大会我都参加,大会让俺出了名,订单源源不断。”昨日,谈起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全国劳动模范,被人们誉为“红薯大王”的叶启营感受颇深。

 

签下15万元的订单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届东西合作会上,俺签下了15万元的订单 。”叶启营说,在召开会议的前一天,他在正阳县举办了全国红薯大赛,当天忙到很晚。正阳县有很多人要参加东西合作会,汽车站就加了一趟夜班车。他把准备好的4个大红薯小心翼翼地包装好,扛到车上,到驻马店已经是夜晚12时。

“当时天非常冷, 我冻得直打哆嗦。”叶启营说,当时农民的科技意思比较淡薄,人们走到他的摊位前只夸他的红薯大,但没有人问他技术方面的问题。

“洛阳一个乡镇的领导发现了我的大红薯,他们办有一个红薯深加工厂。”叶启营说,会议结束后,这个乡镇的领导到正阳考察,并与他签下了15万元的订单。

“我的红薯第一次从家门走上东西合作会,让我受益匪浅。”叶启营说,也让他明白了利用科技种红薯,可以做大做强的道理。

叶启营派技术员专门到洛阳住下,连续多年为签下大单的客户服务。

 

订单源源不断

 

“每年参加会议前,我都精心准备。”叶启营说,一年比一年的订单多,云南、新乡、山西等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大都成了他的老朋友。

1999年的会议上,平顶山叶县的一个客户,不但在会上与我聊了几天,还到我的基地看红薯。”叶启营说,看了他的红薯后,这个客户当场就签下了16万元的订单。

2009年的会上,我签的最大的订单是45万元,也是17年来最大的。”叶启营说,当时他的摊位在天中广场附近的骏马路上,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观看他的大红薯,很多人赞不绝口。

“那时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了,很多人让我讲解技术。”叶启营说,很多乡镇的领导多次到他的摊位前咨询,问技术方面的问题。

 

今年将带新品种上会

 

“我培育了几个新品种,品质好,产量高,准备带到大会上。” 叶启营说,他培育的新品种是别人没有的。他正在请人做宣传页,重视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宣传,把他的红薯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上叫得更响亮。

“为了迎接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今年我把种植期延迟一点,种植的红薯正好在会议期间成熟。”叶启营说,今年他不但准备邀请客商到他的摊位前参观,还要组织客商到正阳观摩。

“‘农洽会’提高了俺的知名度。”叶启营说,大会让他和他的红薯出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