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于河伟 通讯员 高运洪
本报讯 昨日,确山县朗陵街道赵庄村民王新场在家中用沼气烧水做饭。王新场的妻子说:“自沼气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家节省了不少煤、电费用。”
王新场告诉记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家的灶台有两大变化,从烧柴发展到用液化气、沼气。
该县三里河街道后楼村党支部书记陈年终告诉记者,用上沼气后,全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厨房卫生了, “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的景象已成为历史;农家院干净了,家畜粪便进了沼气池;村里干净了,过去被视为废物的柴草,如今成了生产沼气的原料。同时,沼液与沼渣成为生态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