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
现有医保目录中的556种(化学药品200种、中成药356种)非处方药(OTC)将逐批次从目录中退出——尽管相关部门对于具体的退出进度和方式仍未形成最终统一意见,但“已经确定的是,在即将公布的新医保目录中,不会再增补新的OTC品种”。(
目前,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医保资金收不抵支,占比高达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甚至将历年累计结存全部花完。这边是医保资金已不堪重负,那边却是医保基金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通过调整医保目录来限制医保基金的开支,看来也是迫不得已。
但OTC药品退出这一医保 “史上最大调整”,显然更需慎重。医保名录中的OTC,其实是一柄双刃剑,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开支,但医保购买OTC的权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对处方药过度消费的遏制。
以美国市场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在OTC上每消费1美元,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就可节省6~7美元,全年可省下1020亿美元。
可见,医保名录中的OTC,对于医保开支的整体影响究竟如何,仍要更为审慎精细地评估。
医保入不敷出,究竟是对处方药的监管存在漏洞,还是OTC开支导致了无底洞?OTC退出医保之后,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还是会激发更多处方药消费?谁令医保账户更加捉襟见肘,需有翔实的数据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