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立体气象监测体系
全市“一流台站”明年建成
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晚报记者 滑清泉
本报讯 “将在主城区建设6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10套自动雨量站,进一步加强对城区易发积水和内涝地点的动态监测能力。”日前,在谈起如何加快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时,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到2018年,我市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将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明年完成全市气象“一流台站”建设任务
“时下,西平县总投资千万元的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已投入使用。”这位负责人说,同时,汝南、市气象观测站也已基本完成“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平舆县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正在有序推进中。
目前,全市还建成了由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9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54个多要素站、136个乡镇雨量站、18个自动土壤水分站、4个地基GPS探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1个静止气象卫星站、2个闪电定位站所组成的地面、高空相结合的现代化立体监测体系。
这位负责表示,在进一步提升西平、汝南“一流台站”建设水平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完成正阳、泌阳、平舆“一流台站”建设任务,明年完成上蔡、遂平、确山“一流台站”建设任务,确保2016年完成全市“一流台站”建设任务,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建成了市、县两级预警信息
发布平台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了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开展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并建成了市、县两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全市共建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227块、气象预警大喇叭2000多个,建立乡镇级气象信息服务站170个,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到2018年,全市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将稳定在90%以上。”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度,这位负责人说,2017年前,配套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值预报模式产品检验评估业务系统,并开展城市、乡镇及重点区域精细化天气预报,提高灾害性天气分区预警准确率和预警时效。
建设水库增蓄人工增雨
作业基地
“近3年来,累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0多次,发射炮弹14250发、火箭弹341枚,为全市农业生产、水库蓄水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位负责人说,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建立自动化空域申报系统,提高空域批复效率和地面作业规范化程度。
同时,建设水库增蓄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定期开展水库增蓄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城市供水水源。
此外,我市还将加大高标准粮田气象服务与保障工程建设力度,将气象信息服务站和人工增雨炮站融入农技推广站建设,做到同时规划、建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