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袁 敏 张丽丽
本报讯 昨日,今年60多岁的李珍起了个大早,先是把她居住的单元楼梯打扫干净,又把楼后垃圾池旁边散落的垃圾入池。做完这一切,李珍拿出一瓶杀虫剂,把楼梯口和垃圾池旁边都喷了喷。“天气炎热,垃圾池容易生虫,我几乎每天都要喷一遍杀虫剂。”她说。
每天打扫卫生、清理散落垃圾,对李珍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李珍是小区保洁员吧?其实,她只是纱厂家属院南院的居民,义务打扫卫生很长时间了。
李珍在纱厂家属院南院5号楼居住。由于这栋楼后面有一个垃圾池,居民每天往那里扔垃圾,有时难免散落在路边。退休在家的李珍见状,便承担起把垃圾入池的任务,每天早晚都清理一次。此外,她居住的单元楼道里的卫生也被她“承包”了。
“有次一个小姑娘见我打扫楼道里的卫生,问我是不是保洁员。得知我是义务打扫卫生时,她亲切地叫我热心肠阿姨。”李珍说,她做这些事不为名不图利,只是想把大家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好 。
记者在纱厂家属院采访时,和李珍同住一个单元的邻居说,李珍做的不止这些,她还自己掏钱购买杀虫剂、免费为楼道更换灯泡。面对邻居的夸赞,李珍说:“搞好环境卫生和社区建设,是每个居民都应该做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李珍是我们社区的老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被评为关爱社区的先进人物。”驿城区雪松街道纱厂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翠芳告诉记者,李珍不仅参与社区的管理,还经常给社区提建议,是有名的热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