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防 文/图
我市中小学已放假,在市区商场、超市、电影院、KTV等消费场所,随处能看到学生的面孔。
7月14日,笔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进入暑假,学生成了消费市场的一支主力军。
而商家也看准这一时机,提早做好了准备,打折促销,期望抓住学生这一消费群体。
笑笑正在练习弹钢琴。
1兴趣班学费占支出“大头”
市民张女士的女儿笑笑过完暑假就要上小学3年级了。
去年,她为女儿在一个舞蹈班报了名,学跳拉丁舞。今年,她则把女儿送去学习弹钢琴。
“我平时上班比较忙,把女儿放到兴趣班比较放心,还能培养她的艺术细胞。”张女士说。
张女士告诉笔者,给女儿买钢琴的花费再加上兴趣班的费用,暑假刚开始就花去了近2万元钱。尽管价格昂贵,但她还是选择让孩子参加培训班,丰富暑假生活。
随着观念的更新,许多家长日益重视孩子体质的发展,希望孩子既有聪明的头脑,又有健壮的体魄。“往年暑假,我总是让孩子补习数学、英语,孩子不喜欢,效果也不明显。今年我特意把她送来学跆拳道,既能强身健体,孩子也乐意学,进步很快。”一名家长说。
笔者走访了解到,暑假期间,为了解决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去参加各类培训班。
除了辅导班外,不少大学生、高考毕业生选择去考驾照。
“我刚参加完高考,想在进大学前拿到驾照。”在市区一家驾校报了名的小张说。有他这种想法的同学不少。
2夏令营、旅游市场人气旺
除了各种兴趣班外,参加夏令营和旅游也是很多孩子暑期的必备项目。
笔者了解到,目前市区多家旅行社推出了专门针对学生的旅行套餐,非常划算。
早在高考前,各旅行社就推出了学生报名旅游优惠的活动,如持有学生证优惠、学生组团优惠等。目前,学生出游热已逐渐形成,无论是省内游、国内游还是出国游都迎来了报名高峰。
据了解,暑假期间,不少旅行社针对学生制定了亲子游、夏令营等特色旅游套餐,主要产品包括夏令营之旅、毕业游之旅、漂流之旅、海滨之旅等。
“一年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我准备带孩子出去走走,见见世面,这对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起到促进作用。”市民许先生说。
3电子产品热销
千元4G手机、中低端笔记本、千元平板电脑……在市区迪信通卖场、和和数码广场等随处可见带孩子前来选购电子产品的家长。
笔者了解到,一到暑假,学生消费就热了起来。
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是热销产品。迪信通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很多高中生和准大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购买手机,他们选择的机型主要是价格在2000~3000元的智能手机。
不少准大学生9月就要到学校报到,所以有不少学生和家长已经做起了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成为学生开学必备的“三大件”。
为了吸引顾客,一些电子产品专卖店还推出了针对学生的优惠政策,比如买电子产品送贴膜、保护壳;凭借学生证购买价位相对较高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可享受50元的优惠等。
4KTV、电影院里学生多
学生消费大军另外一个“战场”是KTV、电影院、餐厅等。
随着《小时代4》、《侏罗纪世界》等影片的上映,影院观影人数及票房收入激增,暑期档电影火热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
在市区各影院内,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学生进出。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正是暑期,前来观影的学生很多。
此外,对于中学生们来说,去KTV唱歌也不失为一个减压的好方式。
近段时间,KTV的下午场几乎成了学生专场。一家KTV的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那里三分之一的客源是学生。
“考上大学之后,大家见面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趁现在有时间,和一帮同学聚聚。在KTV里大家可以唱唱歌、聊聊天,挺舒服的。”高三学生石晓斌说。
5提醒:暑假消费要懂得节约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在暑期的开支不小,一些孩子一个暑假甚至能花上万元钱。而大多数学生尚没有挣钱能力,花的都是父母的钱。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最好合理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教他们学会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让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此外,家长应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出钱让孩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