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骨折33次
“玻璃男孩”骨脆心坚
梦想当医生
□晚报记者 于河伟 周心放
16岁,花一样的年龄,但小翔(化名)却只能躺在床上。他无法拥有同龄人的幸福和快乐,因为稍微一动他就可能骨折。他的梦想是考上医科大学做一名医生。
患上先天性“脆骨症”
据小翔的妈妈韦新阁介绍,小翔出生3天后,腿部第一次骨折。当时,他们都以为刚出生的婴儿骨骼比较娇嫩,养一段就好了,没有在意。
小翔学会走路后,有一次摔倒再次骨折,引起了爸爸范玉付的注意,他带着儿子来到医院。经诊断,小翔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症”。
“虽然我们非常用心地守护小翔,但小翔的骨头如瓷器一般脆弱,一个小动作就有可能导致骨折,16年来,小翔骨折了33次。”韦新阁说。
“玻璃男孩”在关爱中成长
“小翔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不一样。”韦新阁说,他不能跑、不能蹦、不能做游戏。
到了入学的年纪,小翔想上学。为了实现孩子的愿望,韦新阁与学校签了协议,约定孩子在校发生骨折校方不担责。随后,韦新阁与小翔一起走进校园,成了儿子的同桌,一直到小翔初中毕业。”
“铜山乡中学对小翔给予了特殊照顾,为他提供了一间住房。为方便他上课,把整个年级从三楼挪到一楼。他七年级时骨折,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为他捐款3000多元。八年级做手术时,班级为他捐款300多元。”铜山乡中学老师张玉科说,这对小翔是心灵的慰藉、精神的鼓励。
想做医生服务社会
虽历尽折磨,但小翔身残志坚。“小翔的理想是考上医科大学,做一名医生。” 韦新阁说。
“成骨不全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低,比较罕见。”市中医院骨病科医生丁彦彦说,小翔的病情较重,轻微的磕碰即可导致骨折。目前,该病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做矫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