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7月08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馆首次展出重要文物

发布时间:2015-07-08 07:59:14  

zhangxj15075.jpg 

南京受降现场使用过的桌椅,首次在抗战馆展出

70年前的99,中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接受日军投降。为了让参观者感受那个胜利时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辟展区,首次展出受降典礼现场使用过的桌椅。

受降典礼邀请函,是另一份见证胜利的珍贵展品。该函对会场纪律、人员着装都有严格要求,体现了典礼的庄重、严肃。

胜利见证 

南京受降现场桌椅首次展出

194599,“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日本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向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呈递投降书。

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典礼历时约20分钟。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苏联等同盟国家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抗战馆在布展中,开辟出一个特殊的展区,首次展出“南京受降现场的桌椅”。参观者感觉身临其境,穿越回那个重要历史节点。70年之后物是人非,唯有这深咖啡色的木质桌椅,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抗战馆还将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战利品,摆在玻璃地板下面供游客参观。

邀请函注明勿侮辱日方代表

胜利的见证不仅于此。苟吉堂,抗战期间历任第31集团军参谋处长、第29军副军长、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等职。作为抗日有功人员,他被授予光华奖章、忠勤勋章、云麾勋章等。美国政府授予他美国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二战期间对盟军的贡献。

在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上,苟吉堂以国民革命军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的身份,手持邀请函,应邀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这份珍贵的邀请函为白色信封封装,内附邀请函、注意事项各一页,以及红色的入场证。

在注意事项一页当中,对会场纪律进行了明确要求。如:勿对日代表有侮辱之言语及行为;签字进行中不得吸烟、任意离座、谈笑喧哗;军官穿着黄色军常服,文官穿着中山装或西服,摄影师勿靠近签字人拍照,新闻记者未经许可不得包围降使发问。

“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邀请函”存世数量很少,抗战馆收藏的这封更显得弥足珍贵。该函是关于南京受降为数不多的重要物证,系“国家一级文物”。

老兵回忆   

站日方代表身后

见证其投降过程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赵振英,今年已98岁。黄埔军校14期毕业的他,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印度、缅甸作战,亲历过南京的受降典礼。

赵老回忆:“19458月,我接到任务,让我担任警卫营营长,负责99受降典礼的警戒工作,我听了特别激动!”

老人至今对典礼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他提到会场塔楼上挂着一个代表胜利的巨幅“V”字。从会场门口一直到外面的大街,每隔50就有一根旗杆,上面挂着中、美、英、法、苏5个同盟国的国旗。每根旗杆下都站着一名中国士兵,他们戴钢盔、白手套,持冲锋枪。“士兵的枪我们都要检验,不能装子弹”。

赵老说,当天上午852分,会场上方的4盏大型水银灯突然点亮。时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走进会场,所有人迅速起立,照相机闪成一片。随后,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人低头走进来。

在受降典礼的过程中,赵老就站在日方代表的后面。由于要查看各个岗位的值守情况,他是现场唯一可以自由走动的人。“那天真是扬我国威,所有中国人都倍儿精神!”赵老说。(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